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福州8岁女孩一分钟心跳近200次!这种“夺命病”儿童不少见

2020-06-20   福建卫生报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一个8岁大的小女孩每分钟心跳近200次是同龄人的两倍多近日这个因突发严重心律失常差点被死神夺去生命的女孩小婷在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病房林海主任医师团队的抢救下疯狂的心跳终于回归正常医生提醒:小儿心律失

一个8岁大的小女孩

每分钟心跳近200次

是同龄人的两倍多

近日

这个因突发严重心律失常

差点被死神夺去生命的女孩小婷

在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病房林海主任医师团队的抢救下

疯狂的心跳终于回归正常

81541592607926671

医生提醒:

小儿心律失常不少见

严重的有可能会夺命

突发心律失常 一次电击让心跳恢复正常  

才5个月大时,家住福州的小婷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小心脏就动过一次手术。术后,医生曾提醒小婷的父母,手术虽然修复了孩子心脏的结构问题,但毕竟心脏受损,孩子有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这种并发症的可能性高达40-78%。

十多天前,小婷突然感到心慌,心脏似乎要跳到嗓子眼了。紧接着,她的胸、腹都出现了疼痛,并且伴随呕吐症状。

父母见情况不对,忙带着小婷去某三甲医院儿科就诊,随即被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医生采取了一些治疗手段,但均未成功,小婷的心脏仍旧以190次/分的频率高速跳动着。病情十分危重,随时可能有猝死风险。

随后,该医院邀请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林海主任紧急会诊,孩子被转入省妇幼保健院。

 

林海根据彩超提示,指导团队制定了抢救方案。“孩子的心力衰竭在持续恶化,第一步我们给她用了药物治疗,心率降低到160~170次/分。”

心跳虽然稍有减缓,但仍未转为正常节律,孩子逐渐出现四肢发凉、尿量减少,血压降低,胸痛、腹痛进行性加剧等情况,林海推断孩子随时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

必须立即实施心脏电击,让乱跳的心脏恢复正常节律,但风险是心脏有可能出现骤停。在征得亲属同意后,团队在林海的指导下紧张有序地为患儿实施电击。好在仅一次电击,小婷的心跳立即恢复正常。

经过团队9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小婷后续没有再出现心律失常,目前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出院了。

救治不及时 可危害脏器或致死

儿童心律失常危害同成人一样,严重的会引起头晕、心慌、心衰、休克,甚至猝死,是危害极大的一种心脏疾病。

心律失常包括快速型心律失常和慢速型心律失常,除了心律超过200次/分有死亡风险外,低于40次/分的心跳也有致死可能。

一些患儿常因救治不及时,导致心脑等重要生命器官缺氧缺血而死亡。作为家长应尽早识别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作为家长应尽早识别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一般来说,年龄较大的孩子会表述自己心慌、胸闷、腹痛、头晕、乏力等早期症状。

 

婴幼儿则会表现为哭闹不安、拒奶、冷汗、面色苍白、气促、阵发性青紫等不典型症状,且脉搏呈极快或极慢,此时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送医,为救治赢得时机。

 

要提醒的是,有些早期的心律失常并不一定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在一些检查中可能会显露蛛丝马迹。

例如有些孩子在感冒查心电图、心肌酶时会被查出早搏或心肌损害的迹象,家长就要引起重视,密切观察治疗。

儿童心律失常可达5% 日常应避免感染及情绪大幅波动

在大家的印象中,心律失常是成人、老人才犯的病,其实在儿童阶段,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可达5%,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已成为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

小小年纪的孩子怎么也会心律失常呢?

据林海介绍,成人心律失常多由冠心病引起,儿童的病因有些是先天性的,有些则是因为一些诱发因素导致的

►例如急性中毒、药物、电解质紊乱、心肌炎、心肌病、代谢病、甲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手术操作后等因素,皆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尤其有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更要注意避免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以免因心肌炎、心肌病加重引发心律失常。

►此外,孩子经常熬夜,或者情绪波动过大、运动太过剧烈,也会引起心脏跳动异常,应尽量让孩子保持正常作息,保持良好的情绪。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林颖  

编辑:加士伯

关键词:
省妇幼保健院,心律失常,夺命病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