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变硬,脾就会变大?肝硬化导致的脾大有多危险
心肝脾肺肾,在五脏里,脾脏排第三位。这是一个质地柔韧的器官,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默默为身体这个巨大的工厂勤恳做事。然而,这并不代表着脾脏坚强到不会生病,很多时候,其他器官的疾病会影响到脾脏,让它被迫“生病”。
肝硬化造成的脾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肝硬化患者,随着病程的推进,脾脏也会受到影响逐渐增大,很多人甚至可以在腹部轻易的摸到脾脏。这在健康人身上是很难发生的,即使是专业的触诊,也不能保证每次都清晰地摸到它。
肝“硬”了,脾就会“变大”?
肝硬化一旦出现,门静脉高压症就会逐渐形成,脾脏也会逐渐“被迫”充血肿大。
你可以将其想象为往一个轮胎里面打气,当轮胎里的气已经充满了还继续打,压力就会延伸到打气管里,延伸到和打气管相连的部位。
脾脏的血管与肝脏门静脉相连,因为门静脉高压的形成,导致脾脏淤血,大量的血液积累在脾脏内,迫使脾脏功能性亢进,脾脏就会增大。随着肝硬化病情的发展,脾脏的肿大情况也会越来越重。
什么样的脾脏才算肿大?如何分级?
临床上对于肿大的脾脏也有判断标准。脾脏的触摸方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脾脏触诊方法针对不同的脾脏肿大状况。有时候肿大的脾脏如果足够大的话,不需要触诊,也能在体表看到。
脾脏轻度肿大:嘱患者深吸气,右手随着患者的呼吸缓慢从脐部往垂直于左肋骨方向移动。在最后一根肋骨下2厘米以内摸到脾脏的下缘,为轻度。
脾脏中度肿大:如果摸到的脾脏下缘超过了肋骨下缘2厘米,但是在肚水平线以内的,为中度肿大。
脾脏高度肿大:肿大的脾脏超过了脐部水平线,或者往右超过了腹部中线,甚至增大到右下腹,此时为高度肿大,也称为巨脾。
脾脏增大到什么程度能自己摸到?
一般没有肿大和轻度肿大的脾脏,自己是很难摸到的。因为脾脏柔韧性和腹部的肌肉相近,不配合一定的手法难以区分。
如果脾脏肿大程度达到中度或以上,那么就比较容易在腹部摸到,有些巨脾患者甚至不需要技巧,直接在腹部就能轻易摸到。
脾脏增大了该怎么办?
脾脏质地脆弱,很容易破裂,脾脏血液丰富,破裂会引发大出血,直接导致失血性休克。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存在高出血风险。
切脾的确是肝硬化治疗中曾经一度广泛采用的方法,救治了不少患者,但是医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毕竟这是一种治疗手段。我们要做的是治疗肝脏的疾病,并不是切除体内的器官,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要兼顾疗效、风险和费用支出。首先,这些情况的根本问题是肝硬化,切脾只是控制症状,减少吐血的风险,治标不治本。其次,对于白细胞血小板低,很多人担心容易感染及出血,但实际情况是这类患者因为这样发生感染和出血的机会极少。因为凝血和免疫功能的好坏不是两个指标就决定的。
对于许多患者是否要切脾的疑惑,专家指出:除以下情况,否则不建议首选手术治疗:1、单纯的脾大、脾功能亢进,白细胞或血小板过低,影响其它治疗;2、巨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脾亢合并食道胃底静脉重度曲张或反复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治疗无效的。脾脏切除以后,还应该遵医嘱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并监测门静脉血流,防止因血小板上升过快,发生门静脉血栓,导致急性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或是肝功能损伤。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