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精神控制的女性,一两年才能走出阴影
北大女生包丽(化名)自杀事件曾引发社会很大关注。最近有消息暴出,事件中的当事人,包丽男友牟某某疑涉嫌“虐待罪”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根据之前的报道,包丽(化名)疑遭男友精神控制自杀,从流露出的双方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可以发现,男方牟某某对女孩有大量且长时间的侮辱性语言,并提出拍裸照、做绝育手术等要求。
精神控制、心理障碍,这是这起事件被报道后,很多人提到的词语:什么是精神控制?心理障碍患者会有什么样的言行?
“从心理学上来,是存在精神控制的。”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苏衡说了两个词:施虐癖、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从临床上来说,这两个都是心理学上的疾病。施虐者通过辱骂对方、低评价等方式,使对方屈服,直至最后达到情感控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被PUA的女性,花费一两年时间才走出
“你们应该知道2017年的蓝鲸游戏,很多青少年在这个游戏的诱使下,最终走向自杀。”苏衡主任说,游戏设计者就是通过游戏对使用者实现了精神控制。
苏主任还提到了PUA(一种通过受过系统化学习、实践和不断自我完善情商包装自己,诱使异性与之交往,通过对异性诱骗洗脑,欺骗异性感情,达到与异性发生性关系的目的)的受害者。
“我接诊过一些女性受害者,她们在事后得知男方的真实目的后,基本都处于情绪崩溃状态,会伴有抑郁,最极端的就是自残。”苏主任说,患者最长要花费一两年时间才能走出来,重建自我。
北大女生事件中,男生的言语让苏主任想到了人格障碍患者。
“说句实话,这类病人,我们医生也要保持警惕。在问诊过程中,要尤其小心,避免刺激到病人。他们有很明显的攻击性。”
苏主任解释,人格障碍比重症精神病更棘手,后者可以通过药物、心理干预等进行治疗,前者很难去矫正。
“人格障碍就好比一棵已经长歪的树,它的枝干等都已经歪掉了,很难干预,除非你把它砍掉。”
苏主任曾接诊过疑似人格障碍的患者。是一位20岁左右的男孩,被父母带来就诊,初中辍学,和一些不良人士来往,会自残,有抑郁症表现。
“他的眼神明显看出异常,往上翻,很凶狠。他问我要怎么治疗,我说了方案后,他‘哼’了一声,就不再理我。”
苏主任也见怪不怪,“这类病人基本都是如此,他们内心是不承认自己有问题的,多是被家人强行拖来的。”
平时温和的他,突然会死命打妻子
具有人格障碍的患者,会突然情绪爆发,且伴随暴力,不知道的人在那一瞬间会觉得难以置信。
苏主任接诊过一位中年男性,周围人对他的评价都是温和,平时也很好相处。“但他会莫名发作,发作起来会打老婆、打同事,是那种往死里打的架势,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人格障碍的患者,苏主任一年当中总能碰到10多位。
“很多人都是已经比较严重时才来就医,而精神问题,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就很难干预治疗。还是希望每个人都要多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精神问题。”
一般,什么样的人才容易掉入精神控制的陷阱?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吗?
“缺乏安全感的人。”苏主任表示,自我评价低,内心深处很难建立起自信的人最容易掉进这种陷阱。
“这和每个人的家庭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我还是那个观点,要重视心理健康,如果及早发现心理上的问题,及早干预,那么可以做到重新建立安全感,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从而摆脱对方的控制。”苏主任说。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吗?
苏主任认为,可以采取行为疗法。在一段关系中,当遇到自己无法接受的条件时,可以先停止一段时间。及时反思,及时寻求家人及朋友的帮助,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师的帮助。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重新建立安全感,从而摆脱对方的控制。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