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尿液为什么是黄色的?
喝进去的是无色无味的水,怎么排出体外的尿液就变成黄色的了?水是人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人体内的循环,这些水经历了什么,怎么就变成淡黄色的了?
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人体排出的尿液呈浅黄色,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体内含有一种黄色的尿色素。但是,尿液的颜色也并非绝对的,这个黄色会随着喝水的多少而变化。
当你喝水多的时候,尿里的色素所占的比例就会随之减少,颜色看起来就会变淡。当你喝水少的时候,尿液里的色素比例就会增加,颜色看起来就会深。所以在肉眼范围内,合理的黄色都是健康的。不过,当尿液排出一段时间后,尿液的颜色也会加深,主要是因为其中的一部分尿色素被氧化的缘故。
这个色素是什么?那这就是一个漫长的故事了。
血液中正常红细胞具有可塑变形性——能通过改变自身的形状的通过微细的毛细血管。可是当红细胞衰老后,其可塑变形性就会减退、脆性就会增强,难以通过微小的空隙。因此容易滞留在肝、脾等部位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正常人每天约有个红细胞被破坏,释放约6g的血红蛋白。这些血红蛋白随后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前者可被降解为氨基酸被机体再利用,后者则会先生成血红素,再被降解为胆红素。
游离的胆红素在血液中是有毒性的(不展开了,见胆红素脑病_百度百科),机体不能使其水平过高。在生理状况下,血浆清蛋白与游离的胆红素结合,形成未结合胆红素(也称游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胆道,在肠菌群的作用下生成胆素原。大部分胆素原经粪便排出体外有10%-20%被肠粘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被机体重利用等待下一次排入肠腔,形成胆素原的肝肠循环少部分进入体循环过肾经尿液排出。
这里,多说一点,为什么尿的颜色和粪便的颜色差这么多呢?毕竟大部分的胆素原从粪便排出,从尿液排出的只占一少部分。而且经粪便排出的胆素原氧化生成粪胆素,经尿液排出的胆素原氧化生成尿胆素,所以颜色也会不一样。
这样,你的尿液是黄色的也就是正常的了,反而真变成白色、透明的时候,你才应该担心是不是患上了疾病。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