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肺肉瘤样癌治疗或将走出“至暗时刻”

2020-08-25   美域健康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作为人类第一大癌种,肺癌获得了肿瘤学界最多的关注和投入。现已明确,肺癌不是单一的一个疾病,而是一组疾病,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按照病理学细分,非小细胞肺癌又可分为腺癌、鳞癌等多种亚型,其中有一种侵袭性高、易复发、易转移、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肺肉瘤样癌,占肺癌的0.1%-0.5%,由于肺癌患者基数大,肺肉瘤样癌患者人群并不罕见。

      肺肉瘤样癌确诊时多数为晚期,患者错过了早期手术治疗的时机。肺肉瘤样癌患者尤其晚期患者对放化疗敏感度低,且易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治疗选择非常有限。

85171598350194708

      随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肺肉瘤样癌的基因组学特征逐步明朗。研究发现,肺肉瘤样癌驱动基因突变较高,其中MET(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外显子14跳跃突变率高达20%-31.8%。由此提示,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可以成为肺肉瘤样癌的主要治疗靶点,这部分患者有望从靶向治疗中迎来新的生机。

      把由中国自主研发的MET抑制剂和肺肉瘤样癌驱动基因加以关联,并运用到适宜的患者身上,并非易事。谈及这一始于四年前的临床创新之举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颇为感慨,当时MET抑制剂躺在药物实验室里,全球都没有发现MET抑制剂的适用癌种。

11631598350194997

      中国几乎和美国、日本同步启动MET抑制剂的临床试验。无论药物剂量还是副作用及其毒性,胸科医院的临床试验均在探索中前行。2017年首例入组的肺肉瘤样癌患者至今仍活着。2019年,这项中国创新药物临床研究还登上了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的讲台。

      临床与科研紧密相连,医生对于科研成果的高度敏锐促进了肿瘤临床事业的进步。

      陆舜教授指出,肺肉瘤样癌常见于70岁以上男性,多数患者既往有吸烟史或目前仍在吸烟。一般情况下,肺癌患者都应完成基因测序,当EGFR、ALK、ROS1等其他靶点都不敏感时,要考虑检测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对于肺肉瘤样癌患者,做靶向基因检测尤其是MET检测,非常重要。

18691598350195184

      为了满足临床需求,国家药监局准许中国自主研发的MET抑制剂沃利替尼进入相对快速的审批程序,同意该研究作为单组研究提交新药上市申请。MET抑制剂靶向治疗有望给肺肉瘤样癌患者带来福音。

来源:麻省医疗国际

#非小细胞肺癌,肺肉瘤样癌,靶向治疗,基因#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