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健康码老年人寸步难行,央视主播海霞呼吁关注

2020
09/15

+
分享
评论
豹耳健康
A-
A+

别让数字化成为老年人面前的一道鸿沟。

截至今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超过9亿,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6.7%。这就意味着,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没能及时搭上网络的快车。由于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充分运用,老年人在防疫期间感受到的不便愈发凸显。

在老年群体中,有人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而遇到买菜、看病、出行的困境,也有人面对网络这个陌生的世界惶恐不安,每个人都有年老的一天,每个老人都不该被忽视。面对这场全球性的疫情,如何让老年人也跟上防疫的步伐,这也是制定相关政策的地方和部门,需要更精准考虑的问题。

69741600081218238

日前,在大连地铁车站内,因无法出示健康码或纸质的疫情通行证,一名老人被挡在了进站口外。虽然事后地铁方面对特殊人群的服务不到位作出了反思,但放眼全国,各地对健康码的查验要求不一,不同地区、不同场合,对特殊群体的关照也往往出现差异。

那么,针对一些老年人群无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该如何出示健康码呢?目前,各地也有不同的做法:

例如,广东省的“粤康码”可以保存及打印纸质“粤康码”,具有普通“健康码”的同等效力。

湖南省还通过其电子健康卡微信公众号提供了“扫描验证他人健康码”功能,数据在扫描端更新,因此打印的“健康码”可以长期有效。

此外,一些地方还可以由社区或定点医院出具纸质健康证明,效果等同于“健康码”。

例如,在上海、江苏等地,无智能手机的人员,可由住所地社区审核并加盖公章出具健康通行证明,证明有效期为14天。

10321600081218876

近日,央视新闻主播海霞,更是在节目中呼吁: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场合查验要求不一样,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健康码还要和我们共存很长时间,希望相关部门想得再周全一些,再细致一些,别让数字化成为老年人面前的一道鸿沟。

如今我们进入数字时代,有各种智能设备的助力,生活各个方面都能开启加速度。但是我国还有超过2亿老年人,他们的步伐或许已经慢了下来,但同样值得共享这些“加速度”。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老年人,疫情,健康码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