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微创五镜联合巧取胆石,不留瘢痕

2020-09-28   梁智强医生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何谓“五镜联合”?

日前,为一位胆囊合并胆总管的结石患者在微创的条件下将结石完全取出,术后不留瘢痕。拿出临床案例来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


结石情况复杂患者陈先生,自诉因上腹部疼痛数月,加重3天,伴皮肤粘膜黄染,进食油腻食物时加重,经朋友介绍,来院求诊。随即为他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检查。检查发现,陈先生的胆囊和胆总管都有几个较大的“石头”将管道给堵塞住了,胆汁不能顺利排出,从而导致腹部疼痛,肝功能持续下降、血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并出现了食欲不振,并时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经我及其医疗团队的综合讨论,最终,陈先生被诊断为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由于患者的结石在两个不同的管道当中,常规的手术不可能一次完成。

                                                              左图白框中白色光点为胆囊结石

                                                                右图白框中白点为胆总管结石

经过详细和缜密的有研讨后,专家团队决定采用“子母内镜技术”联合“保胆取石”(五镜联合)的微创手术方式,为陈先生解决结石问题。手术获得非常满意的效果,术后陈先生经过短暂的留院恢复和观察后,便已出院回家休养。

何谓“五镜联合”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肝胆结石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而以往传统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为“剖腹探查+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胆囊切除术”,该传统术式创伤相对较大,住院时间较长,甚至会出现伤口感染、胆漏等并发症。

如今,我团队率先采用更加微创的“ERCP”技术,并在ERCP基础上引进了最新的Spyglass子镜系统,与十二指肠镜合成“子母内镜技术”,联合腹腔镜、胆道镜、硬性胆囊取石镜,五条内镜在微创条件下可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完全取干净。

手术进行中:左侧为腹腔镜显示的画面,右侧为硬性胆囊取石镜显示的画面。

ERCP的现场操作,左侧屏幕是十二指肠镜显示十二指肠乳头的画面,右侧屏幕为Spyglass子镜同时显示的胆总管管腔。

我院在本土率先引进的Spyglass子镜系统,已成功开展过多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取石手术,五镜联合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系数高、住院时间短等多种优势。我们在保胆取石的治疗上精益求精,只为实实在在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减少治疗过程带来的创伤,进一步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让患者的生活更有品质。


什么是“ERCP和Spyglass子镜”?有何优势?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通过ERCP,可以在内镜下放置鼻胆引流管(ENBD)来进行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治疗、行胆管支架引流术、 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等微创手术。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患者从中获益甚多。

ERCP操作示意图

在ERCP的基础上,我院又引进了Spyglass子镜,后者是更细小的胆道镜,可以通过十二指肠镜在直视下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总管内,可以直接观察胆总管内的实际病变,包括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占位等,称为“子母内镜技术”,比传统的ERCP更进一步,避免了取石的盲目性,大大缩短了治疗的时间。 


                                                                         ERCP胆道取石


为什么要引入SpyGlass?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 经过多年的发展普及,已经成为当今胆胰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SpyGlass则进一步突破了ERCP与传统胆道子镜的局限性,为狭窄性胆胰疾病和胆胰结石性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可视导向疗法。

通过十二指肠镜、spyglass子镜、腹腔镜、胆道镜、硬性胆囊取石镜,五镜联合通过“ERCP技术”和“保胆取石”技术,在微创的条件下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解除了长期胆道系统结石困扰的病痛,为人民群众带来了福音。

#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镜,ERCP,胆囊结石,胆道镜#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