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有哪些临床表现?
1、焦虑有哪些临床表现?
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透析患者更为严重。其中包含着急、挂念、优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它与危急情况和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件有关。事过境迁、焦虑就可能解除。有的透析患者并无客观原因而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常常无缘无故害怕大祸临头,担心所患疾病已无可救药,以致出现坐卧不宁、惶惶不安等症状。这种异常焦虑属精神病的一种表现。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失眼、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
(1)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① 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透析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答。患者感觉自已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② 自主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③ 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不能静下心来。
(2)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惊恐障碍)
① 濒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透析患者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如:诱导期透析的患者、病情急性加重、治疗方案改变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②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③ 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④ 极易误诊:透析患者在发作时通常会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査,但不能确诊,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就医,家属应给与更多的陪伴和关心。
2、抑郁有哪些临床表现?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的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长者数月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不仅增加了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在促自残、自杀行为等方面也有突出作用。临床医师认为抑郁可直接与患者预后关联,是判断血液透析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应该积极寻找促进抑郁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尽早给予干预和治疗,能够延缓抑郁发生,降低病情严重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抑郁症可以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以下是抑郁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
(1)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4)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主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透析患者因疾病、经济收入水平、透析时长等原因,更易出现抑郁障碍,当发现患者出现以上临床表现后,应积极寻找原因,积极治疗。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