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改善生存: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时间有望缩减一半!

2020-11-11   肿瘤说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对患者,意味着有望减少就诊次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费用。

“红颜杀手”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都呈上升趋势。我国乳腺癌的年发病人数已经超过30万,且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62%的乳腺癌患者确诊时处于早期阶段。

早期乳腺癌,以乳房局部切除的保乳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乳房全部切除的根治手术无明显差异,放疗在加强保乳术后肿瘤局部控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在国内,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比例从2006年的10.8%已经增加到2015年的30.8%。这些接受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需要接受为期数周(6周是标准方案)的辅助放疗以减少复发风险,包括全乳放疗和瘤床加量。

由于长时间住院或频繁就诊(尤其疫情期间),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及经济压力。因此,减少就诊次数、缩短治疗时间,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费用,成为广大乳腺癌患者的迫切需要。

一、缩短放疗周期:大分割放疗显优势

最近,一项来自国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表明,相比较于中国临床上常规应用的6周标准方案,3.5周大分割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该研究已正式发表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CO)。

这项研究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展开,由这4家医疗机构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完成。

该研究纳入734位患有T1-2N0-3浸润性乳腺癌、接受了保乳手术、术后接受全乳放疗、随后瘤床加量的患者。患者被1:1随机分配,接受常规分割方案(50Gy/25次/5周,瘤床加量10Gy/5次/1周),或大分割方案(43.5Gy/15次/3周,瘤床加量8.7Gy/3天)。中位随访时间73.5个月。

最终研究结果表明:

❖ 5年累积局部复发率,没有显著差异:大分割放疗组为1.2%,常规放疗组为5%。但大分割放疗显示出降低局部复发风险38%的趋势。

❖ 5年无病生存期(DFS),没有显著差异:大分割放疗组为93%,常规放疗组为94.1%。

❖ 总生存期(OS),没有显著差异:大分割放疗组为97.5%,常规放疗组为98%。

❖ 安全性没有显著差异:大分割组患者的2-3级急性皮肤毒性更小,其他急性和慢性毒性风险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也得到了良好维持,3年不良事件分别为9.3%和11.0%。

该研究为中国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大分割治疗提供了支持证据。对患者而言,意味着有望减少就诊次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费用。

二、先进放疗技术: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出:

“三维适形及调强照射有助于改善靶区内的剂量均匀性,降低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更好的处理乳腺与区域淋巴结照射野的衔接,在乳腺体积大、需要进行区域淋巴结照射的情况下更有优势。”

同时,推荐采用CT定位并勾画靶区,将CT图像导入三维计划治疗系统上进行计划评估,以准确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


三、放疗副作用处理:重在预防,正确防护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对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保护也越来越完善。乳腺癌的放疗通常不会产生明显的全身反应,多以局部反应为主,如照射区域皮肤色素沉着、脱皮、水肿等。但这些副作用多为暂时的,重在预防及正确防护。

(1)皮肤损伤

急性皮肤损伤,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和湿性脱皮,影像因素主要为手术方式和照射技术、体重指数等;改良根治术后放疗者、高体重指数者更容易发生。

晚期皮肤损伤,主要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扩张。通常发生于放疗后4-12个月。

预防及处理:

❖ 保持照射区皮肤清洁,避免物理或化学刺激;

❖ 治疗期间照射野区皮肤保持干燥,不可擦洗;

❖ 选择柔软的内衣,不要穿得过紧,衣领不要过硬;

❖ 若出现大面积皮肤破损,要停止放疗并对症处理;

绝大多数湿性反应在积极的药物治疗下2个月内可以愈合。

(2) 肺损伤

早期表现为放射线肺炎,发生率为1-6%,影响因素包括照射体积、剂量和放化疗时序安排;晚期肺损伤表现为肺纤维化。

急性放射性肺炎危害性较大,但在乳腺癌的辅助放疗中发生率很低。若患者半年内有放疗病史,且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胸闷、咳嗽,要警惕放射性肺炎,找专业医生诊治。

(3)心脏损伤

心脏损伤常见的症状包括冠状动脉、心肌、心包、瓣膜或传导系统受损伤表现,取决于受照射的部位和剂量。

过往的放疗技术会使心脏受到高剂量照射,但现代精确放疗技术能够明显降低心脏照射剂量。放疗团队会利用调强放疗技术、深吸气屏气等技术方法,降低心脏照射剂量,减少心脏损伤。

除了放疗技术,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预后。在治疗期间及康复期间,乳腺癌患者要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其中饮食及运动要更加注意。

膳食结构和食物选择影响疾病进展、复发风险。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禽肉和鱼的膳食结构,与富含精制谷物、红肉和加工肉、甜点、高脂奶类制品和油炸薯类的膳食结构相比,可使总体病死率降低43%;每降低20%的膳食能量,就能降低24%的乳腺癌复发风险。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和2-3天的抗阻运动训练。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专家建议,将16周定为一个运动周期。第1天和第3天包括大约80分钟的抗阻和有氧运动。第2天包括大约50分钟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包括踏车行走、划船或骑自行车。阻力练习包括腿部按压、腿部屈曲或伸展、胸部按压、坐排、二头肌弯曲和三头肌下拉。

参考资料:

1.2020-11-02医学新视点《JCO发表中国患者试验:保乳手术后放疗,6周缩至3.5周效果相似》

2.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

3.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版)

4.2020-11-06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如何提升乳腺癌患者生存期?请查收这篇乳腺癌放疗大全》

5.2020-08-11《有氧运动和阻力运动可以降低早期乳腺癌妇女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乳腺癌,乳术,放疗,照射,靶区,皮肤,保乳#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