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期 公立医院面临哪些挑战 ?

2020
12/25

+
分享
评论
华西医院曾波
A-
A+

十四五期间,仍是公立医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挑战也有新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这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卫生计生事业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立医院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挑战也有新的发展变化。在大变局中掌握战略主动,在应对挑战中用好战略机遇。

1.医疗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三医联动改革任务艰巨,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滞后、药品和耗材价格仍然虚高、综合监管有待加强。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尤其是优质资源短缺,不能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进一步释放的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承担分级诊疗制度基层首诊的重任;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分布不均,病床资源与人力资源比例失调。

2.内涵发展要求更加迫切

发展重外延,轻内涵,重基础设施、轻技术能力,床位规模不断扩大,整体人才队伍素质提升缓慢,重物化,轻服务,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缺乏联通共享,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推广运用不足。医院事业改革发展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整合资源、集约利用、精细管理,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粗放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效益式发展。

3.体制机制弊端尚未破除

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等机制不畅,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需提高。医患关系、职业环境有待改善,尊医重卫良好氛围尚未形成。

4.医疗服务供给仍有差距

在专科服务能力、诊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安全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尤其是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前沿诊疗技术还太少。在“大健康”理念下,尚需重构医疗服务体系,关注疾病预防及疾病康复的延续性管理。临床科研、教学及辅助空间的激增,院区业务发展空间亟需进一步拓展优化,主院区门诊、急诊和医技业务空间与住院业务空间相比明显不足,现代传染疾病中心亟待建立,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慢病管理、干部保健、特需医疗等项目亟需空间场地支持。

5.学科建设支撑仍显不足

学科发展面临的竞争形势依然严峻。一级学科的支撑规模与其他高校相比处于劣势;在国内具有绝对优势的三级学科、特别是临床学科数量不多;三级学科间发展不平衡,学科间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支撑跨学科交叉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新兴前沿学科发展制约因素较多,尚未形成重大突破。院士、长江、杰青、“四青”、高被引科学家等领军人才数量依然不足,缺乏活跃在国家重大健康需求领域和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数量不多,高层次人才的引领效应还未充分体现,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离世界一流尚有相当差距;优秀人才的发现、聘用、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专职科研队伍和实验室人员队伍的规模与质量需进一步改善。

6.医学人才培养亟需变革

教学组织架构、管理机制体制仍滞后于教学改革发展需求。临床师资的教学意识、教学热情、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础与临床教师融合的教学团队有待建立,与教学奖励、职称晋升相关的激励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科、工科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学生在海外顶级院校交流或联合培养的比例不高。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参差不齐,对师德师风、临床业务能力的考核有待加强,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导师分类指导机制和导师退出机制。规培生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培训内容和方案仍待进一步优化。临床实践教学软硬件资源、教学空间仍相对紧张,尤其是医院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级示范基地,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在培训和考试空间方面存在较严重的资源瓶颈。

7.科研创新能力有待质变

整体上来看,目前公立医院虽然发表论文数量众多,但高质量、高影响力论文还不多;研究方向较为分散,未能凝练出特色、原创的学科集群和主攻方向;基础、临床、转化研究相对独立,未能整合形成大课题、大项目、大成果,国家级的科技奖励数量仍然不多。科研文化、科研评价体系、激励导向、支撑平台、专兼职科研队伍的建设仍有待进一步优化。以自然科学基金为代表的自由探索研究发展规模已出现瓶颈,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原创性研究还较缺乏,需加大组织化重大科技攻关,培育重大科技成果。

8.医院治理能力仍需提升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对医院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可持续发展、满意度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尚需要在硬件条件、医疗管理、服务流程等方面持续改进,以满足新时代健康事业发展需要。未来多院区运营、医疗体建设和医学集团组建对条块结合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以及学科规划和学科分类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当前改革发展需求,医院的宏观组织架构和微观治理体系尚进一步需健全,岗位价值评估和绩效分配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资源配置机制和运营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信息化支撑和综合保障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以员工为中心的关爱服务仍需进一步增强。面向全球的国际化合作目前仍更多局限于学科和业务层面,尚缺乏医院顶层的国际化战略设计、组织架构、运行机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规划期,医院,面临,学科,医疗,机制,队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