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传来家属一句话:“这不是还活着呢吗,哪里需要抢救?”

2020
12/29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也许,在那一刻,我所能做的便只是去理解他和她,去尊重他和她的决定吧。

急诊抢救室里来了一位病人,看上去马上就要不行了。

病人是一位67岁的男性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痛风、肾功能不全、心房颤动、慢性心力衰竭、PCI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

这位因为胸闷气喘伴下肢浮肿半个月的病人诊断很多,病情也很重,来的时候不仅已经出现多脏器衰竭,而且生命体征不稳定。

然而,家属却并不这么认为。

将病人送进医院的是病人的妻子,一位穿着黑色羽绒服,带着黑色边框眼镜,手里拿着黑色包袱,年龄大概六十岁左右的女性。

当着气喘吁吁患者的面,她告诉我:“没有什么问题,你看这不是还活着呢吗,哪里需要抢救?”

说实话,家属的这句话让我目瞪口呆。

我从来没有想过家属会当着病人的面说的这么直接,也从没有想到过会有这样无知的家属。

难道说病人一定要到没有了心跳呼吸才能抢救吗?又或者说,难道病人只要还能喘气就意味着安全了吗?

在看着她的那一秒,我的脑海中翻腾过无数念头,也衡量了许多种说辞。

“等到那个时候不就是晚了嘛?你看他现在喘的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你在看看这个心跳的数字,这个呼吸的数字,像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吗?”我一边手指着心电监护上不断报警的数值一边和她解释着。

她虽然不再说话了,但很明显并不服气,甚至脸上挂着一丝怒气。

而患者本人端坐在病床上,大口呼吸着面罩里传出来的氧气,大汗淋漓,几乎不能言语了。

“你自己说,还看不看?看的话就让医生给你检查,给你挂水。不看的话,我就带你回家。”家属似乎就像一个争吵中的孩子一样,将这个问题又抛给了病人自己。

面色晦暗的病人点了点头,又指了指自己的胸部,好像在说自己很难受。

得到了病人自己的同意,我便为病人用上了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又开了动脉血气、心肌酶、生化等检查。

家属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也非常配合缴费了。

很快,检查结果就放在了我面前,大多数指标都存在着异常,其中最致命的便是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此刻的病人不仅需要抢救,也不仅面临着可能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面临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抢救措施。

我拿着病危通知单和气管插管知情同意书找到了患者的妻子,也正是这位还带着怒气的家属。

听完我的家介绍后,她有些疑虑了:“现在就需要做这个决定了吗?”

我点了点头,我可以给她一些时间思考,但患者的病情根本不准许耽搁太多的时间。

“这个决定我不能下。”她拒绝了我的建议。

“为什么?你是有什么不明白吗?还是要等什么人?”毕竟她是病人的妻子,有权利也有义务做下这个决定。

但她紧接着的话却让我尴尬了,她停顿了一下,又认真的回答:“我看还能撑一撑。真要是到了不行的时候再说吧?”

“现在已经到了不行的时候。说不定下一分钟人就昏迷了,甚至就没有了。”

虽然我将化验单上的数值都一一圈了出来放在她的眼前,也解释了这么做的必要性,但是她依旧坚持再等一等。

既然家属不同意,那么再回过头来征求病人自己的意见。

症状稍有缓解的病人同样摇了摇头。

既然病人和家属都抱有这种态度,那么在尽到告知的义务后我所能做的也只有听从他们的意见了。

好在在经过药物治疗后,病人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是,我知道这些知识表面现象,毕竟患者已经病入膏肓,那最终时刻或许在不久之后就会来临。

凌晨两点钟,急诊抢救室外的寒风似乎要将夜幕撕开一道口子一般在凌冽着吹。

医生办公室里,我坐在了家属的对面,再一次的确认。

我要确认的不仅是家属是否真的了解病人的病情,还有便是家属是否知道自己坐下这个决定意味着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听完我再一次的介绍后,病人的妻子说出了另外一番话:“他的病他自己知道,也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不是我给他看。”

“是的。肯定是有很长一个过程才会导致现在这个严重的结果。不是谁不给他看,也不是谁狠心,到了这种程度,只要家属尽心,医生尽力,其它的也只能交给他自己和老天爷了,看他自己求生欲强不强,看老天爷保佑不保佑她。”我有些苦笑,又有些无奈的接着家属的话。

“你说的不错,他有钱,每个月退休金够看病的了。”家属解释了自己并不是因为没有钱才不愿意积极抢救。

我等着她继续说下去,她却并没有说下去,一时间医生办公室内陷入了沉默。

“他会死,而且随时会死,可能连今晚都撑不下去。”在内心衡量了一番后,我最终还是说出了这个字:“死”

她的脸上没有了表情,既没有了刚来到医院时的怒气,也没有震惊或诧异,没有早已做好了接受死亡的坦然,也没有不能接受死亡的诧异。

她好像并没有听见我说的话,又似乎我根本在对着别人说了这番话来。

见她没有回答,我又将目光从电脑上病人满是胸腔积液和感染的胸部CT上转移到了她的脸上。

在再一次正视她面庞的时候,我才发现两道泪痕挂在了她的脸上。

在哪个寒风肆虐的夜晚,我听见了她突如其来的哭泣,没有声音的哭泣,我看见了她嘴角的抽动,不得不用手捂住嘴巴的抽动。

只见她哆哆嗦嗦从手提包里掏出了两本病历本,翻开了其中的几页,放在了我的面前。

在泛黄的病历本里歪歪扭扭写着几行字:“我自愿放弃,与他人无关。”

原来早在十个月前,患者便曾经历过一次类似的生死考验,经过积极抢救后,患者的生命又得以延续。

虽然又那一次之后又活了下来,但患者却做出了这个决定。这也是为什么病情加重半个月后才姗姗来迟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家属和患者自己一再拒绝的原因。

看见这十个字之后,我已无法可说,但我还是忍不住提醒道:“要不要和孩子说一下?”

她摇了摇头:“没有孩子。”

这句话让我内心非常震惊,甚至不确定这句话的真实性。

但她既然这么说了,我除了沉默还能说些什么呢。

她告诉我,既然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了,待到天明后就会回家,唯一的要求便是让我开一些口服利尿剂给她。

那一刻我似乎有些理解了她,这个世界上又有谁不是想千方百计活下去呢?

开好药后,她准备起身离开医生办公室前去缴费取药。

但就在半个身子离开医生办公室那扇门时,她却又转过身来哽咽着对我说了一句话:“他要是死了,我就不需要三更半夜来医院了。”

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她会对我说出这么一句话来,也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凌晨时分经历这样一幕。

我不知道该要怎样回答她,甚至不知道该要用什么样的表情来回应。

她没有等待我的回答,便径直离开了,就好像根本不是对我说话一样。

看着黑夜里穿着黑色羽绒服手拿着黑色包袱的她,一股酸楚在我的内心泛起由心室泵入心房继而到达眼角。

也许,在那一刻,我所能做的便只是去理解他和她,去尊重他和她的决定吧。


-THE END-

来源:白衣大汉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急诊室,家属,抢救,病人,患者,医生,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