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投诉!医生给糖尿病患者输葡萄糖!真相是…

2021-01-03   急诊医学资讯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糖尿病人能输葡萄糖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不少人对此依然持否定态度,理由是:患者本来血糖就高,再给他(她)输注葡萄糖,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临床上,因为医生给糖尿病患者输葡萄糖而被患者当作医疗差错投诉的例子屡见不鲜。


糖尿病人绝对不能输葡萄糖?


现已知道,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和 / 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葡萄糖不能被机体有效的代谢和利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因此,为了避免患者血糖显著升高,一般情况下会尽量避免给糖尿病患者输注葡萄糖液。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就绝对不能输注葡萄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葡萄糖该用还得用,但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确保患者不会因输注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失衡。

什么情况下可以给糖尿病患者输葡萄糖?


1、作为溶媒或配伍需要

葡萄糖易溶于水,临床上,葡萄糖溶液常被作为溶媒用来稀释药物。有些药物如红霉素、喹诺酮类、甲硝唑及胺碘酮等,只能用葡萄糖液作为溶媒,否则会引起药物性状及药效的改变,甚至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葡萄糖也常被用来与其他药物配伍。例如,心内科常用的「极化液  GIK 」,就是由葡萄糖溶液、胰岛素及氯化钾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可以促进心肌能量代谢,纠正细胞内缺钾,稳定细胞膜,保护心肌细胞,防治心律失常。

2、心肾功能不全患者

输注过多的盐水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增加心脏及肾脏的负担,诱发心衰及浮肿。因此,给心肾功能不全患者输液时,尽量用葡萄糖液代替生理盐水,以减轻患者的心肾负担。

3、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需要限制钠盐的摄入,以免加重高血压。因此,这类患者同样不宜输注过多盐水。

4、补充热量

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某些原因「如妊娠剧吐、手术、昏迷等」不能进食时,需要通过输注葡萄糖补充热量。

5、纠正低血糖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低血糖,尤其是伴有意识不清时,需要立即输注葡萄糖溶液。


面对一些必须使用葡萄糖作为溶媒的静脉给药,该如何抉择?



 

一、哪些药物必须用糖配?


 


很多糖尿病患者常有其他疾病,需联合降糖以外的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而临床用药时溶媒选择很关键,若选择不当,则会使药物与溶剂混合后发生变化,影响治疗。


下面总结一些常见的需使用葡萄糖作为溶媒的药物,见下表。



 

二、糖尿病患者用葡萄糖做溶媒,能还是不能?


 


普通人每日膳食推荐量中提出“碳水化合物应占成人每日摄入总能量的55%-65%,糖尿病患者的碳水化合物推荐摄入量比普通人群略低,且大脑唯一能量来源是葡萄糖。”


成年人一顿正常饮食,比如100g的大米(按75%转化为糖计算)大概含75g葡萄糖;而一瓶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含糖量也只是12.5g。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不必过于顾忌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可根据葡萄糖摄入的量和血糖的变化及时调整,不必谈“糖”色变。

三、不用“糖”配,还有哪些溶媒可选?


 


对于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葡萄糖的过量摄入,常选择果糖、木糖醇、转化糖等升糖作用较小的非糖溶液作为溶媒。


以果糖为例,与葡萄糖不同的是,果糖磷酸化和转化为葡萄糖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口服/静脉输注和葡萄糖等剂量的果糖,产生的血清葡萄糖波动小、尿糖少


但此类溶媒存在价格较贵、与很多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且药品说明书未做推荐。



 

四、胰岛素“兑糖”合理吗?


 


在不改变糖尿病患者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和进食的前提下,为了防止患者血糖升高,常在葡萄糖输液加入相应量的胰岛素“冲兑”葡萄糖。


通常1U常规胰岛素可以对抗2-4g葡萄糖。须注意根据监测结果,针对性调整胰岛素用量,做到个体化给药。胰岛素“兑糖”作用,并不是两者在输液瓶中简单的化学冲兑,而是通过胰岛素的作用,增强外周组织对糖的作用,促进糖元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糖。


又因胰岛素在血中的半衰期短,仅有几分钟,而皮下注射吸收慢、作用时间长,更能满足胰岛素平稳降糖的要求,故现多推荐胰岛素皮下给药。


另外,随着研究的深入,胰岛素静脉给药存在以下弊端:




1、有研究表明,在不考虑吸附的情况下,胰岛素在联合用药时,室温下8h后开始出现浓度降低,尤其是与酸性药物合用时(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范围为3.2-5.5)明显;


2、大量溶媒长时间滴注过程中,由于葡萄糖的比重较大,而胰岛素比重较轻,胰岛素可能逐渐位于容器上层,造成输注过程中的含量不稳定,中后段时浓度偏高,有发生医疗事故的危险。


3、容器及输液管对胰岛素的吸附作用不容忽视,在胰岛素输入的初始阶段易发生吸附,中后段胰岛素浓度可能高于标准浓度。




五、遇到血糖高的患者,输液还应注意什么?




 

 

1、选择药效相近,溶媒选择不单一的其他治疗药物;


2、用口服药物替代静脉输注药物;


3、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注射液进行缓冲,但要注意配伍禁忌和给药途径等问题;


4、必要时也可给予葡萄糖,但需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及时调整,并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


 

 

-THE END-

来源:综合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内分泌时间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葡萄糖液,葡萄糖,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液,药物,溶媒,血糖,浓度,果糖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