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开颅就是“打开人的天灵盖”?我怀疑你是个古代人,废了!

2021-01-07   贺世明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为什么提起开颅,人会感到恐惧呢? 很多人一听到开颅,第一反应是:”把人脑壳掀开,打开天灵盖了“!也有人会说:“太恐怖了,别说治病了,人还能活吗?”还有传言说:“开颅后人会变傻,脾气变暴躁”。时至今日,开颅手术早已脱胎换骨,讲究的是微创手术!




 


 

 

 

为什么提起开颅,人会感到恐惧呢?


 

 


很多人一听到开颅,第一反应是:”把人脑壳掀开,打开天灵盖了“!也有人会说:“太恐怖了,别说治病了,人还能活吗?”还有传言说:“开颅后人会变傻,脾气变暴躁”。这些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为什么大家会感到恐惧呢?

其实,这要从开颅手术的形成说起。


十九世纪末,神经外科开始从普通外科分离出来,当时还没有CT和磁共振这些检查手段,病人脑部病变的诊断很粗糙,范围和性质也很模糊,当发现颅内病变时病变已经很大,为了最大程度的暴露病变,开颅就需要很大范围。


另外,早期手术照明设备简陋,需要扩大开颅范围来增加术野光线。当时神经外科没有专门手术器械,普通外科手术器械体积较大。因此,传统的开颅范围很大,可以达到十几公分,“打开天灵盖”的恐怖印象就刻在了人们的脑海里!



 

 

 

现在的开颅手术


 


时至今日,开颅手术早已脱胎换骨,讲究的是微创手术

从上世纪70年代起,高质量的影像学检查:CT、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超选择导管造影(DSA)开始使用,脑内病变的性质和位置变得更加准确,同时还能详细的显示病变组织和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


80年代开始,开颅手术进入显微时代,医生在显微镜下手术,通过显微镜高分辨率放大病兆和周围血管、神经,使开颅手术变得很精准,加之神经导航技术的使用,开颅手术可以对病灶实施精准打击,术前就可以在某一特定区域开一骨窗,最小直径可以为3厘米,术中实时导航准确到达病灶,显微镜下定点切除。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病变,范围较大,开颅切口会大,但肯定不会出现以往”打开天灵盖“的情况!

神经外科的微创,讲究的是手术对脑组织结构的最小创伤,切口小是一方面,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才是现在开颅手术追求的。


 

 

 

开颅手术后你就废了吗?


 

 


有人说:“开颅手术后会元气大伤,从此就废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一些脑内良性肿瘤或者血肿,开颅手术的效果往往比较理想,肿瘤或血肿拿掉后症状就会明显缓解甚至消失,也不会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患者恢复也很快!


即使是恶性肿瘤无法切除干净,只要术中注意,对功能、神经的保护,术后也不会出现功能受损,偏瘫、失语情况。

至于开颅手术会缩短人的寿命,更没有科学依据。影响人寿命本身的是脑内病变,而开颅手术是治疗脑内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相反,如果任凭发展而不去治疗,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尤其是恶性肿瘤,会直接缩短生存时间!现在的开颅手术讲究微创,对患者创伤越小越好,这也就决定了开颅手术对人的伤害越来越小!


 

 

 

微创手术这么好,为什么有的人术后暴躁,易怒?


 

 


术后暴躁可由多种因素引起,由于术后麻醉反应或者由于术后护理需要,对病人进行约束后易烦躁易怒,在麻醉过后或解除约束后,一般3-5天可恢复正常。

脑内前额叶部位是主管人的情绪和行为控制的,如果这个部位病变需要开颅治疗的话,术后很容易出现精神障碍:烦躁、易激惹、暴力倾向......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予以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必要时镇静治疗,可能需要一个月左右,患者精神状况会恢复正常!

 

 

 

开颅手术真的会变傻吗?


 

 


哈哈哈,大家担心的极有道理!

绝大部分患者做完开颅手术后,智力不会受影响。有一部分患者做完开颅手术后,可能会影响脑内功能,主要和病变部位有关系,如在语言、记忆、运动区,手术后可能会对这些功能有影响!


但是,脑功能也不是孤立的,脑区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代偿,而且重塑性较强,比如:术后出现一过性偏瘫、语言障碍或智力障碍、通过后期康复治疗,可以逐渐恢复。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寿命,创伤,范围,病变,部位,微创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