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伦琴在线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CTA) 检查已成为临床筛查冠状动脉疾病安全、可靠的首选技术之一。随着技术发展, 高端设备近年大量装机, 但新设备带来新挑战,在扫描适应症、扫描方式及对比剂使用等方面仍存在大量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 CCTA 扫描与报告书写的规范化、标准化应用水平亟待提高。因此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及心血管影像质控专家工作组共同制定了《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2020版),旨在建立可共同遵循的扫描适应症及规范化扫描方案和影像报告等指导原则, 以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规范化推广应用。
该共识提出了CCTA检查的推荐等级
基于北美心血管影像学会于2016 年发布的冠状动脉疾病报告与数据制度, 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该专家共识提出CCTA规范化报告要求。
综上,CCTA诊断报告的结论需要包括如下四个结论。
1.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结论
先天性畸形(若有)
冠状动脉优势型
冠状动脉钙化总积分
主要血管病变(1.5mm以上血管存在的≥50%狭窄)及病变狭窄程度
“危急值”病变的提示
如果有前后两次CCTA检查时,需要进行病变对比,写明病变的主要变化
2.心肌,心腔和瓣膜,主动脉,肺血管,心包
如果发现有异常病变,应该在诊断报告的结论中加以提示,并写出初步的建议
3.双肺,胸膜,纵隔,膈下组织
如果发现有异常病变,应该在诊断报告的结论中加以提示,并写出初步的建议
4.特殊情况记录
如本次检查失败的原因,本次检查患者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TIPS:
先在三维图像上发现病变所在,然后在横断面,CPR等图像上仔细观2.钙化病变的诊断技巧
2.弥漫性钙化病变,尤其是占管腔半周以上的钙化环,或完全遮挡管腔的钙化病变,方有可能存在中度及以上的狭窄。
血管长轴方向的点状,小结节状,条状钙化,血管短轴方向的小结节状,月牙状,半月形钙化,只要有部分管腔显影,多不存在中度及以上的狭窄
3.尽可能在舒张期图像上诊断狭窄程度。
4.血管病变与心肌的关系
供血心肌的密度降低(超过30HU),收缩期心肌增厚率在收缩期心肌无增厚或者明显较周围正常心肌收缩减弱:提示该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5.基于斑块的风险评估与干预策略:
斑块位置:左主干和前降支开口部的非钙化斑块是高危斑块
长段斑块>3cm
以非钙化斑块为主,且管壁模糊,提示斑块的不稳定
结合患者近期的临床表现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适用性强,临床需求潜力巨大,本指南就CCTA的临床应用和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希望将该技术和基于CCTA的新技术带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发挥更大的临床作用,让患者受益。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