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点环境核酸检测阳性,怎么办?

2021
01/27

+
分享
评论
感控说
A-
A+

环境中的病毒核酸来源于疫苗瓶。也就是说,这是一场由疫苗核酸污染导致的“假阳性”事件。

撰写:张文英 赵静 贺燕 刘紫玲(包头市中心医院
审核:韩玲样
2021年1月份某日,某医院对院内某一疫苗接种点常规进行环境标本核酸检测,结果发现: 阳性! 这一发现无异于一声炸雷,通过调查和反复复核,大家发现这些阳性样本均来自同一接种点。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环境标本阳性?
是环境被严重污染?
那污染源是什么?
是标本被污染?
那污染环节是哪里? 
通过现场调查和回顾性调查,调查人员发现:该院为新冠疫苗定点接种点,接种室面积较小,且通风较差。接种人员在对重点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操作时,“开瓶、抽吸、排气”等环节可能发生了疫苗核酸暴露,造成接种室环境被污染。
工作人员再次对疫苗接种点桌面、新冠样本采集管包装盒表面进行采样,结果均为阳性。对阳性环境样本和疫苗安瓿瓶内的残液同时进行了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环境样本中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检测的疫苗瓶中疫苗株完全一致(100%同源),且与当地流行毒株的基因组变异位点组成有显著差异。
初步判定:环境中的病毒核酸来源于疫苗瓶。也就是说,这是一场由疫苗核酸污染导致的“假阳性”事件。

01


什么是疫苗核酸污染?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15款新冠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其中5款疫苗进入了III期临床试验,包括3款灭活疫苗、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和1款重组蛋白疫苗。近期,全国各地为重点人群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均是灭活疫苗。
灭活病毒疫苗保留有完整的新冠核酸片段,如果接种过程中,“开启疫苗瓶、抽取疫苗液、注射器排气、接种后注射器或疫苗瓶内的液体残留”等,可能会以液体或以气溶胶方式,污染接种场所的接种台、墙壁、门把手、走廊、接种人员和受种者衣物等物体表面。而PCR检测灵敏度极高,如在核酸片段被降解前进行采样,很可能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即 疫苗核酸污染

02


疫苗核酸污染会造成感染传播吗?


由于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由野病毒经过培养、灭活等工艺制备而成,病毒已经失去感染性和致病性,因此 不具备传播风险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接种操作产生的含病毒核酸的气溶胶或疫苗残留液体,可能会污染接种室甚至临近接种室的其他科室,造成环境核酸污染;同时,也可能污染工作人员衣物、手套或及其个人物品表面而致污染处核酸检测阳性。目前尚未有工作人员通过吸入疫苗液所致气溶胶引起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的报告,但仍需进行关注和评估。

03


是否需要对接种单位环境常规核酸检测?


鉴于各接种单位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将持续开展一段时间,接种场所被疫苗核酸污染的风险较高,如对接种环境进行常规监测将对疫情监测预警带来干扰,因此 不建议对接种单位常规进行环境标本采集和核酸检测
如已经开展监测发现阳性,或在疫苗接种场所附近采集的环境样本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建议通过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的方式,明确核酸是否为疫苗株,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增加工作程序。

04


如何预防疫苗接种点核酸污染?


一、培训。 所有疫苗接种点工作人员(包括注射人员、分诊人员等)均应进行岗前培训,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
  • 疫苗可能的污染环节以及开瓶、抽吸、排气时防外泄的方法;

  • 接种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置方法;

  • 接种工作中的个人防护及安全注射要点;

  • 接种结束后环境清洁方法和流程,必要时掌握去除核酸污染的方法。

二、接种前准备。
  • 实施疫苗接种的工作人员需穿工作服或隔离衣、戴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 接种前后严格实施手卫生;

  • 个人物品不得带入接种室;

  • 接种前查验新冠病毒疫苗外观有无破损、裂缝等,发现破损直接将疫苗用纸巾包裹投放至利器盒并对液体污染区域按溢洒处置流程进行清洁消毒;

  • 配备必要的物品,包括利器盒、医疗废物袋(桶)、 含氯消毒液、手卫生用品、密封袋、一次性吸水材料等。

三、接种中的预防措施。
  • 规范抽吸疫苗制剂,减少抽吸液体时产生气泡的量;

  • 排气时,尽可能减少液体的排出,可使用纸杯等容器或可吸附材料承接排出的液体,也可采取其他防止药液排向外环境的措施;

  • 接种过程中如手套被药液沾染,应及时更换手套,并规范洗手;

  • 如排气时或接种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药液外泄,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应立即按照溢洒处置流程对污染区进行清洁消毒;

  • 保持接种室空气流通。

第四、接种后预防工作。
  • 医务人员离开接种室时应更换口罩;一次性隔离衣等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可复用工作服等应清洁,必要时消毒;

  • 接种工作结束后,按照规范做好空气、物表的常规清洁和消毒工作;

  • 接种中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垃圾袋进行包装并扎紧封口,避免疫苗株核酸通过医疗垃圾等污染接种点以外的环境。

05


如何去除核酸污染?


  • 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疫苗接种点采取额外的大规模消杀措施和终末消毒。

  • 但如果为避免因疫苗核酸污染环境对疫情监测带来的干扰,也可对接种室环境采取核酸去污染措施,具体方法可参照核酸实验室去污染方法,如:乙醇沉降/含氯消毒液消毒、商品化核酸去除剂(遵照产品说明)、过氧化氢雾化、臭氧熏蒸、紫外线照射或通风等。有研究显示含氯消毒液和商品化核酸去除剂能够很好地清除液体中和不同材质表面的核酸残留,两者配合使用还能够彻底清除封闭环境中的气溶胶污染。当然,使用含氯消毒剂时需关注其对精密设备的腐蚀性。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WS/T 442-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 512-20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办法》.WS/T 368-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380号.

[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新冠疫苗接种单位环境标本监测相关工作技术建议的通知》.

[7]李云龙,张健,魏艳秋,贾晓娟,李小燕,谭立明,刘文军,杨利敏.分子诊断实验室去除核酸污染的方法学研究[J/OL].生物工程学报. https://doi.org/10.13345/j.cjb.20039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气溶胶,新冠,核酸,疫苗,阳性,环境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