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的病毒核酸来源于疫苗瓶。也就是说,这是一场由疫苗核酸污染导致的“假阳性”事件。
01
什么是疫苗核酸污染?
02
疫苗核酸污染会造成感染传播吗?
03
是否需要对接种单位环境常规核酸检测?
04
如何预防疫苗接种点核酸污染?
疫苗可能的污染环节以及开瓶、抽吸、排气时防外泄的方法;
接种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置方法;
接种工作中的个人防护及安全注射要点;
接种结束后环境清洁方法和流程,必要时掌握去除核酸污染的方法。
实施疫苗接种的工作人员需穿工作服或隔离衣、戴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接种前后严格实施手卫生;
个人物品不得带入接种室;
接种前查验新冠病毒疫苗外观有无破损、裂缝等,发现破损直接将疫苗用纸巾包裹投放至利器盒并对液体污染区域按溢洒处置流程进行清洁消毒;
配备必要的物品,包括利器盒、医疗废物袋(桶)、 含氯消毒液、手卫生用品、密封袋、一次性吸水材料等。
规范抽吸疫苗制剂,减少抽吸液体时产生气泡的量;
排气时,尽可能减少液体的排出,可使用纸杯等容器或可吸附材料承接排出的液体,也可采取其他防止药液排向外环境的措施;
接种过程中如手套被药液沾染,应及时更换手套,并规范洗手;
如排气时或接种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药液外泄,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应立即按照溢洒处置流程对污染区进行清洁消毒;
保持接种室空气流通。
医务人员离开接种室时应更换口罩;一次性隔离衣等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可复用工作服等应清洁,必要时消毒;
接种工作结束后,按照规范做好空气、物表的常规清洁和消毒工作;
接种中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垃圾袋进行包装并扎紧封口,避免疫苗株核酸通过医疗垃圾等污染接种点以外的环境。
05
如何去除核酸污染?
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疫苗接种点采取额外的大规模消杀措施和终末消毒。
但如果为避免因疫苗核酸污染环境对疫情监测带来的干扰,也可对接种室环境采取核酸去污染措施,具体方法可参照核酸实验室去污染方法,如:乙醇沉降/含氯消毒液消毒、商品化核酸去除剂(遵照产品说明)、过氧化氢雾化、臭氧熏蒸、紫外线照射或通风等。有研究显示含氯消毒液和商品化核酸去除剂能够很好地清除液体中和不同材质表面的核酸残留,两者配合使用还能够彻底清除封闭环境中的气溶胶污染。当然,使用含氯消毒剂时需关注其对精密设备的腐蚀性。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WS/T 442-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 512-20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办法》.WS/T 368-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380号.
[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新冠疫苗接种单位环境标本监测相关工作技术建议的通知》.
[7]李云龙,张健,魏艳秋,贾晓娟,李小燕,谭立明,刘文军,杨利敏.分子诊断实验室去除核酸污染的方法学研究[J/OL].生物工程学报. https://doi.org/10.13345/j.cjb.20039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