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介入治疗?它能做什么?

2021
01/28

+
分享
评论
杏林帮官媒
A-
A+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介入治疗已和传统的外科、内科并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

文章转载自:深圳二院介入科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融为一体,近年来在国内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介入治疗已和传统的外科、内科并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

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技术分类

介入治疗的技术很多,如按照治疗疾病所属的系统,可细分为肿瘤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心血管介入四大类。我科诊治范围囊括肿瘤介入及外周血管介入两大系统。如按照介入治疗进入目标病灶的入路不同,可以更为通俗易懂地分为“血管性介入”与“非血管介入”,在本微信平台的科普栏目中将有更为详细的介绍。

介入治疗有何优势?

精准:介入治疗全程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进行,能够准确地直接到达病变局部,因此具有定位精准、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成为一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例如介入治疗技术在肿瘤化疗、血栓溶栓等方面的应用,相对于传统内科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让药物“直捣黄龙”,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大大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不仅可以更好地保证疗效,也能减小药物用量,有效规避药物对患者其它身体部位的副作用。

微创:介入治疗基本等于“不用开刀的手术”,无创口或仅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可完成治疗,创伤小;大部分手术仅需局部麻醉,大大降低了麻醉的危险性,尤其适合年老,体弱的患者;

高效:有效控制药物作用范围,正常组织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死亡率低,根据相关统计,目前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高达90%,死亡率几乎为0;对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高龄危重患者或者无外科手术机会的患者,介入手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介入治疗,外科手术,血管,病灶,肿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