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已超过2亿人,我国骨质疏松的患者同样众多,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老人面对的重要健康问题。与此同时,骨质疏松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其中骨折的风险高达30%以上。因此,骨质疏松这种疾病不容小觑。
这一点,从《国家居民膳食建议》里建议的中青年钙摄入参考量和老年钙摄入参考量的区别中可见一斑。老年人的钙摄入参考量为1000 mg/d,比中青年的800 mg/d多了整整1/4。
老年人需要补钙,已经实锤。然而提起钙这个关键词,大家能想到的除了钙片,还有动脉钙化。骨质疏松和骨折固然可怕,但比起这两者,更让老年人头疼的是心血管疾病。动脉钙化引起的心梗可比骨折要命多了。
文章首先探究了我们最关心的问题,科学家们对于维生素D和钙补剂到底是什么看法?有没有统一的意见?
提问:什么是观察性研究,什么是随机对照研究?
回答: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两者说白了只有一个关键区别,就是有没有人为干预。观察性研究不做干预,而随机对照研究有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改变变量来影响实验结果。
在观察性研究中,血液中低水平的25-羟基维生素D提示存在更高的心血管风险。 但是,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补充维生素D并不会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
简单来讲就是观察性实验中干扰因素太多了,不能确定低水平维生素D和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者举例说明,血液中的25-羟基维生素D含量低很可能是源于被测者本身就肥胖超重或是缺乏运动。因此,维生素D和心血管疾病相关,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短时内的血钙浓度升高会增加血液凝固的风险,因此增加了血栓形成和栓塞发生的风险;
血钙浓度上升会增加血管平滑肌收缩能力,因此会使血压增高,导致高血压;
血钙浓度上升会增加血管钙沉积,由此可以加速血管及冠脉钙化的速度;
最后,血钙浓度上升还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脉钙化斑块及颈部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图4 补钙产生的生理变化机制
综上所述,血钙浓度增加会增加心梗,中风,慢性肾病(CKD)的风险。研究人员认为非必要人群不应该补充钙剂,如果因为疾病需要补充钙剂,医患间应当提前沟通补钙有可能带来的心血管及其他疾病风险。
图5 对于四类人群关于补钙和补充维生素的综合建议
对比两类补剂的获益,维生素D补剂对骨骼健康有一定的效果,而对心血管健康没有效果;钙剂则有增加肾结石风险、结肠息肉风险,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诸多缺点。
那么,如何权衡预防骨质疏松与承担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利弊呢?我们究竟该怎么做?研究人员给到了我们具体的建议。
他们把人群分为了四类:
总而言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钙片和维生素D的钱,可以拿去买鱼和牛奶了~
参考资料:
[1]、Erin DM, Miguel CA, et al. Vitamin D, Calcium Supplem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Cardiovascular Health: JACC Focus Semina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irst published: 25 January 2021)
[2]、Bazarbashi N, Kapadia SR, Nicholls SJ, Carlo J, Gad MM, Kaur M, Karrthik A, Sammour YM, Diab M, Ahuja KR, Tuzcu EM, Nissen SE, Puri R. Oral Calcium Supplements Associate With Serial Coronary Calcification: Insights From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JACC Cardiovasc Imaging. 2021 Jan;14(1):259-268. doi: 10.1016/j.jcmg.2020.06.030. Epub 2020 Aug 19. PMID: 32828785.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