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10年长赛道,汇聚A股最好的创新药公司

2021
03/01

+
分享
评论
阿基米德Biotec
A-
A+

春节后,画风突变。

优质头部公司经历艰难时刻,以通策医疗为代表,罕见出现三跌停。投资逻辑松动了吗?

在两个半月里,通策医疗几乎翻倍,三跌停之后,涨幅依然有30%,依然可以凡尔赛。从更长时间维度观察,这不过是春季行情结束后的标准流程。

过去两年春季行情结束后,上证指数跌幅超过10%,创业板最大跌幅20%,历史是一面镜子,不能看见未来,但可以照清我们所在的位置。

波动是市场的本质,不可能每天都盈利。每个阶段主要任务不一样,春季行情全力赚钱,尾声需要回收现金、降低风险,现在准备逐步建仓未来。

生物医药一年中最重要建仓时间窗口是秋冬季节,11月中下旬最佳。春季结束后快速下跌,迎来第二个建仓窗口。

基本面的崩溃才是无底深渊,股价下跌一点不可怕,只要企业还在前进,心里就是踏实的。

生物医药的优秀,不是抱出来的。

你不可能在别的行业找到如此之多长期保持年化30%利润增速的璀璨群星。

在内卷化时代,存量经济当道,高增长而有持续性的公司非常稀缺,理应享受溢价。

不要过于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长线投资者的时间刻度以季度或年度为单位。

今天我们以长期主义的刻度,来审视全市场最强指数之一,重新坚定信心。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931152)到底有多强悍?

成分股仅有45只,全部是由市场自然筛选出来的强者。



创新药指数近五年收益高达120.34%,年化收益率17.30%,大幅跑赢中证医药和沪深300指数。

按年度拆分,除2018年外均跑赢中证医药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创新药指数未来3年预测复合净利润增速超30%,具备较高的成长属性,这意味着45只成分股整体维持高光时刻。

以后要把30%作为金标准,划分优秀和平庸,唯有高成长可以穿越眼前的波动和迷雾。



创新药生态进入最佳阶段,站在新一轮长牛的起点。

集采再无重要冲击,新生代药企基本决出领先者,老牌药企系统性优势重现,竞争格局温和良性。

从跟随创新到原始创新,从licensein到license out,从国内新到全球新,重要节点的蜕变,将迸发出巨大能量。

创新药的宽阔赛道可催生多家大市值公司,投资弹性空间很大。工程抗体、重组蛋白、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一个又一个风口刚开始,还可以吹拂很多年。国内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百亿级药物将接连诞生。



2018年我国创新药销售额约为500亿元,预计到2024年创新药销售额将达到17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2.76%,2029年创新药销售额有望达到7000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3.82%。

哪个行业有如此高的增速,而且逐年加速?

现在,有了跟踪创新药指数的ETF,由南方基金推出。

南方创新药ETF(简称:创新药指  代码:159858)将从3月4日起发售。

南方基金有12年指数投资管理经验,获得中国基金业“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项,指数团队共15人,其中有2位博士,11位硕士,9人具有海外工作学习经历,成员具有数学、计算机、物理、金融工程、财经多重背景。

 

现在来细解创新药指数强在何处?

按照市值排序选取不超过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汰弱留强,持续进化。前10大成分股权重合计67.53%,集中度高,聚焦研发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



Big Pharm

完全适应新生代的冲击,渐回创新药聚焦中心,一向保守的BD(Business Development)开始破局。

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PD-1)携4个适应症进入医保,预计未来市场占比超过三成,销售峰值可达200亿,简直是势如破竹!CDK4/6抑制剂临近上市,又一个超级重磅,峰值销售额有望达到36亿元。申报18个抗体新药,在国内药企中排第一,小核酸药也在布局。

复星医药:创新药主线日益突出,收购的优质资产输出效率在提高,从医美到前沿技术多有布局,资产类别跨度大,分散在不同赛道,长期而言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随便哪个赛道遇上风口,就会成为股价催化剂。


CXO

投资CXO是分享创新药红利最好的方式,高景气度长期持续,在创新药产业链中,处于控制者地位。

药明康德:小分子领域全链条一体化,并介入前沿领域,包括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在小核酸药物上也有布局,子公司合全药业位于常州市的寡核苷酸原料药公斤级生产车间正式投入运营。这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合全药业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寡核苷酸原料药从临床前到商业化的一站式工艺开发及生产服务。

泰格医药:国内临床研究领域第一名,领先优势无可撼动,没有第二,因为差距太大,应该享受高溢价。受益于对创新药行业的深刻理解和自身能力,参股投资创新药企业,投资收益稳定。

凯莱英:致力于小分子CDMO,今年上半年生产计划排满。与瑞博生物合作,共同投资核酸药物原料药产能建设项目,在天津经开区西区投建小核酸原料药公斤级商业化生产基地。进军CRO,布局生物大分子及制剂,一体化长逻辑打开增长空间,建立了上海金山生物大分子研发中心。合成大分子CDMO项目计划2022年5月份开工,2024年投产。


疫苗

眺望未来,二类苗属于自费品,集采免疫区,中长期受益于消费升级,随着重磅疫苗上市,国产大品种进入放量的初始阶段。

智飞生物:与默沙东续约落地,HPV疫苗基础采购额今年突破120亿元,强大商业转化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在研品种涉及15价肺炎疫苗、人二倍体狂苗、诺如疫苗、冻干AC-Hib疫苗、重组新冠疫苗,是国内非免疫规划疫苗在研数量最多的企业,2025年自研产品收入超100亿。

沃森生物:前瞻布局mRNA技术,13价肺炎疫苗高增长,2价HPV收到现场检查通知,4价流脑结合进入III期。技术和管线都很能打,属于第一梯队,管理层在公众监督下应该回归正轨。

康泰生物:在研管线超过20个,目前大品种有四联+乙肝,13价肺炎疫苗2021年上市,人二倍体狂犬疫苗2022年上市,新冠疫苗是附送的惊喜。

华兰生物:今年流感疫苗大放量,四价流感产能明年有望扩到5000万支。破伤风疫苗接受生产现场核查,狂犬病疫苗疫苗处在药品注册过程中。血制品业务温和增长。


特色药

长春高新:生长激素板块今年将恢复高增长,中长期将实现150-200亿收入。金赛在儿科和妇科领域布局重磅品种长效亮丙瑞林、长效重组人促卵泡素。

 

在经历市场大幅波动之后,投资者可能还心有余悸,在此给出两条建议。

建议立足于基本面和成长性,坚持长线投资。

在投资体系转为长线后,您会发现进入一个新天地,短期的波动、利好、利空、买点、卖点,相比长期持有的巨大收益简直微不足道。

建议把自己定位于弱者,依附于强者,才是弱者的生存逻辑。

在市场中,谁是强者?那就是长期强势、没有明显瑕疵的股票。与其依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在风险重重中取得超额收益,不如让这些强势股去熨平波动,穿越周期。

在持仓上,对强势股进行指数化分散配置,不过认知壁垒较高,也可直接选择由强势股组成的指数基金。
南方基金在管指数基金42只,规模超888亿元,本次新推的重磅指数基金——南方创新药ETF(简称:创新药指  代码:159858),必将成为价值成长投资者基金组合中的标配。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A股,创新,疫苗,投资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