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病加重了吗?不一定,也许是神奇的排病反应

2021
03/02

+
分享
评论
杏林寻道
A-
A+

排病反应又称瞑眩反应或好转反应,是指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身体机能有所恢复,其抗病能力增强后排邪外出所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机体反应。

排病反应在中医正规的教科书上没有提到,但广泛存在于中医的临床实践当中,在历代中医文献中也有大量丰富的记载。

《尚书》明确指出了瞑眩反应,在其“说命”篇中说“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大意是如果吃药后不出现一些瞑眩反应,那些重且深沉的疾病就不会痊愈。《尚书》虽不是医书,但作为四书五经之一,它可以说是当时的权威或社会通识,可见重病痊愈的过程中会出现排病反应在古代是社会上的共识。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很多次提到排病反应的现象,比如第101条“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其中病愈之前出现“蒸蒸而振”,就是寒战,表明邪正斗争剧烈,然后才能发热汗出而解,这其实就是排病反应的表现。还有在第287条“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也就是疾病痊愈前会出现心烦和拉肚子为表现的排病反应。

人生病时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为了保证心、肺、脑等最重要脏器的运行,机体会选择性减弱或关闭一些对基本生命暂时没有影响的功能,如免疫、消化、生殖等,时间久了,机体代谢障碍,体内就会有风、寒、湿、瘀等邪毒瘀积,严重地影响健康。在服用中药或用其他方式使身体机能有所恢复时,气血变得充足,机体就会开动马力清除这些积存的邪毒,并最终通过大便、小便、呼吸道以及皮肤表面将废物排出,这个过程就会产生一系列症状,这就是排病反应。

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房子的主人生病了,没有太多精力打扫房间,家里的客厅、卧室表面可能还算干净,但厨房、卫生间,以及各屋的角落里会存下很多灰尘、污垢。如果主人身体好转,有精力了,那么搞卫生的时候家里一定会混乱一阵子,因为只有垃圾被从平时看不到的角落里清理出来,才能运到屋外,家里才能彻底干净。这个打扫的过程,其实就是排病反应。

明白其中的道理就会知道,其实不只是吃中药会产生排病反应,在采取其他一些调养手段如针灸、瑜伽、气功、艾灸等,人体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也可能会出现排病反应。甚至在一些特殊时刻,比如在春天或农历节气的时候,人体能借助天时或地利,使机体的气血水平有所提高时,出现的一些症状或慢性病的复发,也有可能是排病反应在起作用。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后,在给自己放假休息的时候,反而身体会出现各种病症,这其实也是一种排病反应。

排病反应是在把体内积存的各种邪毒排出体外,所以发生排病反应的部位往往在皮肤表面和人体的孔窍部位,如眼、咽、鼻、耳、肠道、尿道等。下面根据邪气性质分类把最常见的排病反应汇总如下:

风邪:风性游走善动,部位一般较浅,其排病反应持续往往比较短,一般是打喷嚏,流鼻涕,发热以及身体游走性酸痛,痒,麻,胀的感觉。

寒邪:寒邪潜伏人体可深可浅,排病时会有一些和寒相关的症状,轻的可能会有打喷嚏、流清涕、腹泻等;如果有四肢的痿、痹等证寒邪较重者服药后还可会可能表现为更加怕冷,觉得有冷气往外冒,出冷汗等。

湿邪:湿邪一般凝滞于全身,表现多种多样,排出湿邪的时候症状会比较多,持续时间也会比较长,往往会有一些和水和湿相关的症状出现。有的人湿邪如果移于手足,会有酸麻痛胀痒等感觉;有些会起水泡,湿疹,甚至脱皮;有的会全身出黏汗;有些会有腹泻。

痰邪:如果湿已经凝结成痰,排除痰湿邪气的方法一般是大量咳痰,无明显诱因的尿频,腹泻,大量排汗等。

燥邪:燥邪本身多浮于体表,孔窍,不容易深入脏腑,所以其排病反应也不是太多见,方式有舌红、面红,大便黑臭等。

火邪:主要是通过皮疹,痒,肿痛,发热,尿赤,肛门灼热,腹泻等方式排出体外。

瘀血:瘀血多积聚较深,排出体外时也会从脏腑、经络及体表有相应的表现。如果瘀血阻滞于经络的话,病人会出现剧烈腰痛或者体表出现酸,热,麻,胀,痒如虫爬,或者腕、踝部出现不自觉地跳动,抽搐。这是元气运行旺盛,打通瘀滞的经络时出现的必然反映。其他还有皮下瘀斑,便血,咳血,以及月经方面的改变等。

邪气的性质也会影响到排病反应的持续时间,一般来说风性轻极易排出体外,而湿性黏排出最慢,寒邪藏于肌肉,相对湿邪又会慢一些,痰邪排出体外最慢。

显然,排病反应是身体自我恢复的表现,是身体趋向健康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会带来一系列的不适,这些症状有的比较轻,持续时间也短,可能只有一两天,但有的却会很重,甚至比不治的时候更重,而且持续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可能会让人很痛苦,很多人会因此怀疑这个治法到底对不对,是不是药物产生不良反应了,到底是病要好了还是更重了,该换药还是继续坚持治疗呢?

排病反应和药物的不良反应该如何鉴别呢?以下的几点有助于二者的区分:


首先,排病反应是机体的良性调整反应,无论局部反应如何强烈,大多数时候人的整体上会感觉很舒服,精神状态更好。比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强烈的腹泻,但是腹泻以后患者觉得周身舒适,胃口大开。或者关节冒凉风,随着排病反应越排越舒服,关节也随之温暖。

其次,排病反应通常在机体驱除邪气以后会自动停止,即使在服药期间也是如此,而药物不良反应只要药物不中断,情况就会一直持续不会终止。比如湿疹的排病反应,在治疗期间疹子可能发很多,但三四天以后湿疹就会有明显的改善,只要坚持服药也可能断断续续间断发作,但每一次发作都会比上次更轻。但如果是药物的过敏反应,只要你不停药,疹子就不会退去甚至会加重。

第三,排病反应出现的症状往往和病人的体质相关,而药物本身的属性相反,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往往和药物本身的性质有关。比如患者本身体质偏寒的话,如果诊断正确的话,用药会整体偏热,而如果患者吃药后出现一派寒凉的反应,比如周身发冷,流清涕,那么就基本上可以判断为是排病反应。

排病反应像一个精灵,它很古怪,有时候完全捉摸不定。它预示着疾病的好转,但它也带来痛苦,甚至让人痛苦不堪而想放弃,也确实有很多人半途放弃,倒在了胜利前的最后一刻。排病反应预示着曙光,但也告诉人们黎明前一定要有黑暗,想解决问题一定要面临困难,甚至巨大的困难。

“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如果有痼疾顽症,能治好不容易,需要医生和病人互相信任和配合,坚定信心,共同面对巨大的困难,不克服困难,不承受痛苦,就无法最终战胜疾病,这也就是我们的人生。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排病,反应,药物,症状,机体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