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蛋白VS植物蛋白,究竟谁更有利于人体?

2021
03/04

+
分享
评论
丛玲带你看名医
A-
A+

蛋白质对于生命来说有多重要?

早在1838年,荷兰科学家格利特·马尔德就发现,有生命的东西离开蛋白质就不能生存,因此蛋白质一直被誉为“生命的基石”。

蛋白质的来源有许多,可你有没有想过,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究竟哪个更有利于人体呢?

动物蛋白吸收率高,但吃多了有隐患,人体内的各种蛋白质由二十多种氨基酸构成,其中九种氨基酸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获取。大多数动物蛋白含有全部的必需氨基酸,且吸收率可以达90%以上;植物蛋白则大都缺乏1-2种必需氨基酸,吸收率也只有40%左右。但是,动物性食物往往含有过多的热量、脂肪、胆固醇等,大量食用不仅会增加肥胖风险,也会增加多种慢性病发生的可能。

所以针对一些肥胖、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控制肉类的摄入量时,可以适当多选择植物蛋白类食物。当然了,保持适当的动物蛋白摄入也是需要的。

植物蛋白吸收率低,但有助长寿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员,对1995至2011年收集的23.7万名男性参试者和17.9万名女性参试者的相关数据展开梳理分析。

  • 在每天摄入能量中,植物蛋白(而非动物蛋白)占比每增加3%,早亡风险可降低10%。

  • 在1000千卡热量中,取代动物蛋白的植物蛋白每增加10克,男女死亡风险可分别降低12%和14%。

  • 如果用豆腐等植物蛋白替代鸡蛋,男女早亡风险分别降低24%和21%,用豆类等植物蛋白代替牛肉等红肉,可使男女早亡风险分别降低13%和15%。

  • 此外,《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还发现,无论体重如何,摄入动物蛋白都与高血胆固醇水平有关,摄入植物蛋白则与低血胆固醇水平有关。就长期健康而言,将部分红肉换成豆腐等植物蛋白来摄入,有助长寿。

    蛋白质怎么吃?

    人们在摄取蛋白质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均衡合理的原则。对普通人群而言,蛋白质摄入足量即可,并不是越多越好。

    根据体重吃够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常吃鱼、禽、蛋和瘦肉类,可保证优质蛋白质供应,推荐每日摄入鱼虾及禽肉类50~100克,蛋类25~50克,畜肉(瘦)40~50克。

    每人每天应摄入250~300克鲜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同时每日摄入30~50克的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以保证优质蛋白占膳食总蛋白质供应量的50%以上。

    少吃红肉多吃豆

    如今国人的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及脂肪摄入量迅速增加。建议适当增加大豆蛋白的摄入,尤其是大豆及其豆制品,同时控制红肉、加工肉类的摄入量。

    学会营养搭配

    虽然多吃豆类、少吃红肉更有助长寿,但多数植物性食物中,都没有完整的蛋白质,它们通常缺少一种或多种必要氨基酸,将互补蛋白质搭配在一起才行。例如,大米配豆类;全麦面包上涂花生酱。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蛋白质,蛋白,植物,动物,红肉,豆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