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药链圈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已步入黄金十年,在东部沿海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集聚区。珠三角在医疗设备领域绝对领先,长三角在高值耗材领域优势明显,环渤海在IVD更为突出。医疗器械创新仍以北上广一线城市为主,中部地区已具备一定整体规模优势,并在低值耗材领域形成区县特色发展。
一、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渗透率将大幅提高,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在IVD领域,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外包渗透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仅为美国的14%、日本的7%,未来增长空间很大。在高值耗材领域,人口老龄化和运动人群的增加,大幅促进了运动医学、眼科、口腔、神经介入等高值耗材的市场需求。同时,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占医疗机构总量95%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对小型化、便携式的医疗设备需求也大幅增加。
二、医疗器械批件分布情况
(一)总体情况
我国医疗器械批件总量超过18万件,呈现以江苏、广东为两核,由西北、东北向东部地区批件数逐渐增多的趋势。其中以江苏和广东最多、均超过2万件,此外北京、山东、河南、上海、浙江也均超过1万件。
图:全国医疗器械批件分布情况
(二)二、三类医疗器械情况
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数在全国各省呈鲜明的阶梯状分布,其中广东和北京的总量优势突出、批件数远超其他地区。另一方面江苏和北京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领先全国,而山东的三类器械数仅列第6位,更多高精尖、难度较大的三类器械更显著的集中于TOP10省份中。
图:全国二、三类医疗器械批件分布情况
从高值耗材、IVD和医疗设备三大领域看,IVD领域产品数量最多、批件占比达74%;高值耗材领域产品数量占比第二,批件占比为19%;医疗设备的市场规模最大、但产品数量最少,批件占比仅为7%。
图:高值耗材、IVD和医疗设备批件的领域占比
IVD领域安徽省、北京、湖南、浙江、重庆、吉林、山东、贵州和福建等9个地区的批件数量占比均超过全国平均值,其中安徽的省内细分占比最高、IVD批件比重为88%,北京的批件数量最多。
图:IVD领域批件数量占比超过全国均值的省份情况
高值耗材领域有20个省份的批件数量占比在全国均值以上,其中内蒙古、山西、陕西、辽宁和甘肃的领域特色最为突出,省内细分批件占比均超过50%,江苏是批件数量最多的地区。
图:高值耗材领域批件数量占比超过全国均值的省份情况
医疗设备领域:湖北、辽宁、广东、河南、上海、天津、河北、陕西、四川和江苏等十个城市的批件数量占比在全国均值以上,其中湖北的省内细分占比最高、医疗设备批件比重为16%,广东的批件数量最多。
图:医疗设备领域批件数量占比超过全国均值的省份情况
(三)三类医疗器械情况
三类医疗器械方面,江苏和北京的注册证数领先全国,而山东的三类器械数仅列第6位,更多高精尖、难度较大的三类器械更显著的集中于TOP10省份中。
图:全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TOP10省份的分布情况
(四)创新医疗器械情况
区域分布方面,“北、上、广、苏”已在器械领域形成极为显著的创新带动作用,四省集聚了全国75%的创新医疗器械,高值耗材正加速实现国产替代,创新产品占比超50%。截至2020年12月31日,超过300项医疗器械产品进入了国家级创新器械审批程序,其中99项已获批上市,涉及78家企业(北京品驰和上海联影分别有4个产品获批)。从全国来看,山东、河南大而不强;西北地区的的兰州和陕西均有创新器械获批,在产业基础相对不强的条件下,实现了地区的创新追赶。
图:截至2020年已获批创新医疗器械区域及领域分布情况
三、企业分布情况
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总量2.5万家,在数量分布上呈现极为不均衡的东多西少特点,且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的5个省份集聚性最强。上海、北京、湖北、湖南的企业发展质量最优。
图:各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在全国的占比情况
(说明:贵州、云南、甘肃、新疆、海南、内蒙古、宁夏、青海和西藏的企业数量分列全国第23至31位;企业总量均不及全国的1%;且无上榜的医疗企业百强企业或上市企业,故暂不列示。)
表:全国主要省份在四类企业指标下的排序对比
优质企业的集聚度更高:其中企业总量方面TOP5城市的企业数量占比超过全国的一半,高新技术企业、医疗器械百强企业及上市企业的TOP5占分别高达59%、69%和77%。
四、特色区域分布
我国的医疗器械特色区域呈片状集中分布于于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中、东部地区。特色区县在低值耗材领域挑全国大梁,并在江苏、河南、湖北、江西呈片状集聚发展,高值耗材领域江苏为骨科耗材重要产地。河北、河南、湖北是中低端康复设备的重要支撑,浙江在内窥镜领域全国知名。
图:我国医疗器械特色区域分布图
1、常州:非血管支架之乡&骨科耗材之乡
常州是微创介入耗材全国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骨科生产基地,同时中国第一枚非血管支架就诞生于这里。常州新区佳森医用支架器械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枚非血管支架的研发生产企业,也是中国首家非血管支架出口企业。
图:全国微创和骨科耗材批件排名前十的城市情况
2、张家港:创伤脊柱耗材之乡
张家港在创伤和脊柱类骨科耗材领域可与与地级市同台竞技并拥有最多批件,拥有创伤脊柱类产品注册证的企业19家,共计注册证210余件,其中24%的批件贡献来自于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这家企业。
图:全国创伤和脊柱类骨科耗材批件排名前十的地区情况
3、扬州头桥镇:一次性医用耗材之乡
一次性医用耗材产量占全国的25%,集聚了扬州市医疗器械产业70%的规模,生产和经营企业超过130家,年产值超30亿元。
4、河南长垣市:卫材之乡
是全国最大的卫生材料生产基地,以飘安、宇安、驼人、华西等企业为代表,产品覆盖面占全国的80%、市场占有率约60%,其中敷料类产品市占率超70%。驼人集团正致力于做中国麻醉耗材第一品牌,飘安集团成功通过了欧盟CE认证,顺利进入欧洲市场。
5、湖北仙桃——医疗防护用品之乡
仙桃市的防护用品产量占全球的15%、占中国的40%,同时也是国家应急防护物资储备基地,疫情期间向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3万件医用防护服,拥有仙桃拓盈等医用防护服原材料企业22家、仙桃誉诚等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10家,以及28家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生产企业。
6、江西进贤县——一次性输液器之乡
进贤县是中国医疗器械第一乡,工业产值占江西省的70%,一次性输注器械规模占全国的30%,拥有洪达和益康等2家10亿级龙头企业。
7、河北衡水市——康复辅助器具之乡
衡水市是拐杖、轮椅、支具等康复辅助器械批件最多的城市,拥有家用康复器械注册证270余件,占全国比重的14%,拥有生产企业132家。与康复辅助器具行业企业特征相似,衡水的康复辅助器具生产企业多而散。
8、河南安阳市——康复设备之都
2020年1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授予安阳市“康复设备之都”称号。现有康复设备制造企业近20家,上下游配套加工企业及商贸企业近百家。其中,规上企业10余家(翔宇医疗、嘉宇医疗、瑞禾医疗等)。
9、湖北孝感——病理设备之乡
孝感是全国病理设备生产制造集中地,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较大,有以孝感亚光为代表的百家企业。孝感亚光的前身是孝感市亚光医用电子技术研究所,隶属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产品行销10余个国家,“亚光”牌病理设备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之首。
10、浙江桐庐县——内窥镜小镇
桐庐县的医疗器械产业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是全国最大硬管内窥镜生产基地之一,被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授予“中国医用内镜产业基地”称号,配套手术器械的国内市场份额超30%。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