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阻滞用于髋部手术的概况性评价
目前髋部手术常用的区域镇痛技术有股神经阻滞、髂筋膜间隙阻滞和腰丛阻滞等。因为髋部复杂的神经分布,以上方法尚难以满足手术麻醉的需要。2018年,GIron-Arango等人首次提出超声引导下在髂腰肌和后方耻骨体之间的肌筋膜平面注射局麻药的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作为一种新型区域镇痛技术。本期带来发表于《Regional Anesthesia & Pain Medicine》的一篇概况性综述(Scoping Review),探讨PENG阻滞在髋关节手术和髋部骨折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数据库筛选出345篇文章,其中20篇符合纳入标准,共有74名患者。所有20篇文章均为个案报道或病例系列报道,发表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详见表1。
表1 PENG阻滞文献概述
镇痛与麻醉效果
单用PENG阻滞:在11项研究中,共有35名成人患者和1名儿科患者仅用PENG阻滞进行镇痛,包括髋关节脱位复位、髋部骨折镇痛和髋关节手术。这些研究指出PENG阻滞提供镇痛,可减少或无需口服或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在一项包括5名患者的髋部骨折手术研究中,少数患者存在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的疼痛。此外,在2名成年患者髋关节脱位复位手术中,患者未复合全身麻醉、其他神经阻滞或镇静。
PENG阻滞联合其他区域镇痛技术:在总共32名成人患者和1名儿科患者的9项研究中,报道了PENG阻滞联合局麻药浸润或其他神经阻滞,如股神经阻滞或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这些患者接受了髋关节镜检查术、髋关节置换术、髋部骨折手术或髋关节假体取出术。所有报道均表明术后72小时内镇痛良好,且无阿片类药物需求。据报道,1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联合使用PENG阻滞和腰水平竖脊肌阻滞,术后最大NRS评分仅为1分,无需额外阿片类药物;3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同样采用PENG阻滞联合腰椎水平竖脊肌平面阻滞,术后24小时最大NRS评分为3分,最大使用8mg静脉吗啡当量。
PENG阻滞的技术问题
10项研究报道了低频超声探头的使用,4项研究采用了线性高频超声探头,6项研究没有说明使用的是哪种超声探头。也没有研究比较不同超声探头选择的效果。在19项研究中,患者接受单次神经阻滞,除了Santos等人的研究,该研究报道了一名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年患者采用连续神经阻滞,该患者在术后72小时内无需进一步的镇痛。目前尚无研究报道PENG阻滞的有效时间、不同局麻药浓度的效果以及局麻药中佐剂的效果。
运动无力:一项研究报告了2名患者在PENG阻滞后出现股四头肌无力,该两名患者PENG阻滞的实施遇到了技术困难,可能是由于局麻药扩散至PENG阻滞区域之外,导致股神经阻滞,但是股四头肌无力均在48小时内恢复。
不良事件:没有一项研究报道了局麻药全身毒性、过敏反应、永久性神经损伤或其他严重的PENG阻滞后不良事件。
以上回顾中,作者认为目前推荐PENG阻滞的证据不足。在现有证据下,PENG阻滞可以提供镇痛作用,但由于迄今为止的文献仅限于个案报道和病例系列报道,存在很高的发表偏倚,因此对于PENG阻滞是否安全有效尚无法得出结论。从理论上讲,PENG阻滞相比传统的髋部区域镇痛方式(如股神经或髂筋膜间隙阻滞)具有潜在的优势:PENG阻滞可以更广泛和更完整地覆盖支配髋部的感觉神经,从而达到更有效的区域镇痛,并有可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消耗,从而减少阿片类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和阿片类药物的长期依赖。此外,若有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证实PENG阻滞后没有运动障碍,则可早期动员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有助于早日康复;目前可用的文献报道不足以推荐将PENG阻滞作为髋关节置换术或其他手术的唯一麻醉方式。
从技术性来说,容易辨认的髂前下棘、髂耻隆起和髂腰肌的声像图标志也使得PENG阻滞至少可以与其他神经阻滞相媲美。鉴于目前的文献没有描述PENG阻滞后的任何严重不良事件,但作者对于PENG阻滞的安全性提出了一些担忧:对凝血障碍或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实施PENG阻滞可能有潜在的风险;此外,在实施PENG阻滞时,存在穿刺路径穿过股神经或股外侧皮神经造成损伤的可能。为避免神经横断导致永久性损伤,作者建议实施PENG阻滞前,仔细扫描识别股神经,但股外侧皮神经的直径较小,在超声上更难识别。最后,如果采用更内侧或从内侧向外侧的入路技术,可能会对输尿管盆腔段造成损伤。
作者还提出由于检索方法的原因,导致遗漏英语以外语言发表的PENG阻滞相关文章。此外,由于目前PENG阻滞的报道在适应症、与其他神经阻滞的组合、使用的不同局麻药、随访和结果报告差异方面的异质性,根据目前的数据不可能对其疗效得出确切的结论。因此,目前的研究是以范围综述的形式来描述和总结现有证据,以确定未来研究的领域。鉴于现有的文献仅限于个案报道和病例系列报道,还需要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将PENG阻滞与其他神经阻滞(如髂筋膜间隙阻滞、股神经阻滞、腰水平竖脊肌阻滞或多种阻滞的组合)进行比较,以提供PENG阻滞技术是否能有效地阻滞源于髋部疼痛的证据。作者还提到目前有几个注册的随机对照试验,比较PENG阻滞与安慰剂阻滞以及其他神经阻滞用于髋关节疼痛的患者,目的是为PENG阻滞治疗髋部疼痛的疗效提供更好的证据。因此,还需要进行一项大规模的队列研究来探究其安全性。总之,从目前的文献来看,作者认为PENG阻滞作为一种新型髋部镇痛技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前途的,但是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和对照研究来确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编译:黄兴帅、羊黎晔
点评:袁红斌
原文链接:Morrison Craig,Brown Brigid,Lin D-Yin et al. Analgesia and anesthesia using the 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block in hip surgery and hip fracture: a scoping review.[J] .Reg Anesth Pain Med, 2021, 46: 169-175.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