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RNAi的坑到底在哪?
历时2年做出的实验结果,终于在文章投出的时候轻松片刻!但是,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被要求补数据!
按照Nature的标准,一个严格的RNAi介导knockdown实验要有6个对照:
1
转染试剂对照(监控转染及培养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2
nonsense siRNA对照(监控外源核酸本身对结果的影响);
3
positive siRNA对照(监控假阴性);
4
重复对照(也叫off-target 对照,也就是利用至少2个靶点的siRNA同时实验,由于靶点序列不同,脱靶至同个基因的概率几乎为0,所以2个siRNA互为off-target control,当两者的表型相同时,才有可能是特异性的knockdown效应);
重复对照的另一个途径是RNAi搭配基因编辑技术使用,分别在RNA、DNA水平的敲减操作既实现off-target control,又因为使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提高了文章亮点[1]。
5
rescue对照(也称回复突变或者拯救实验:将siRNA与靶基因结合处进行同义突变,并将该序列在已knockdown的细胞内过表达,看是否有性状的逆转,若逆转,表示性状的改变同靶基因相关;若无逆转,则性状的改变是因为脱靶造成的);
6
全表达组扫描对照(就是转录/表达芯片扫描,以最终确定表型不是由于off-target造成)。
siRNA剂量引发脱靶效应
siRNA种子区引发脱靶效应
浅蓝色表示下调的转录物
红色表示上调的转录物
灰色表示无显著变化的转录物
深蓝色表示符合种子区结合的下调转录物
序列表示靶点并标记出种子区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