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主研发的双靶向融合蛋白药物泰它西普(RC18,商品名:泰爱)的获批及其他利好,3月12日,荣昌生物-B(09995)再度高开大涨,盘中涨幅一度接近10%,更重要的是该股三个交易日累计上涨接近30%!让一众投资者对于荣昌生物及其深耕的ADC赛道开始愈发关注。恒瑞也加速其在ADC赛道的布局,2021年1月29日,CDE 官网显示,恒瑞 1 类新药「注射用 SHR-A1904」首次递交临床申请。这已是恒瑞申报的第四款 ADC 类药物。此前,恒瑞已手握3款ADC药物:SHR-A1201、SHR-A1403、SHR-A1811。恒瑞也由此成为国内在ADC领域布局最广的企业。
作为PD-1赛道翘楚,君实生物也迫切寻求后PD-1时代的潜力产品。2020年11月25日,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Trop2单抗—Tub196 偶联剂(JS108)的1期临床研究 (NCT04601285 研究)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JS108正是君实花费2.7亿元从多禧生物引进的Trop2 ADC产品。

在一众公司高歌猛进之际,也有黯然离场者。
本文将重点介绍靶向Her2的ADC市场前景及研发现状。
图2 Her2结构示意图
来自维基百科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在乳腺癌中具有较高侵袭性的蛋白。HER2是一种细胞膜表面结合受体酪氨酸激酶,通常参与导致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信号转导途径。HER2被认为是一种孤儿受体,没有一种EGF家族的配体能够激活它。大约30%的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或其蛋白产物过度表达。这种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过度表达与疾病复发增加和预后不良有关。因此,HER2是乳腺癌分子分型重要的免疫组化检测指标之一。针对HER2靶点的肿瘤治疗药物,也开始由理论到临床。
行业内戏称,罗氏有三驾马车,分别是Avastin(贝伐珠单抗)、Rituxan(利妥昔单抗)和Herceptin(曲妥珠单抗)。其中,适用于HER2 过度表达的乳腺癌,胃癌的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就是业界知名的赫赛汀® 。是罗氏子公司基因泰克开发的一种人源化IgG1κ型单克隆抗体,其与肿瘤细胞上的HER2结合并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
随着国内生物类似药获批加速,罗氏的三驾马车都会受到冲击,如何寻找下一利润增长点,不仅是罗氏这种药企巨头思考的问题,更是一众国内药企亟待解决的问题。生物类似药龙头复宏汉霖、起家生物类似药,ADC、PD-1失利的百奥泰,就是典型的代表企业。
所谓的ADC技术,其实并不是新鲜名词,设计原理也很简单:将具有高度靶向性的抗体药与杀伤力强大的化疗药结合到一起,在肿瘤细胞内精准投放药物的同时避免化疗药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从而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设计理念是完美的,但为何现在才突然爆火,被大家所熟知。这是与ADC抗体靶标范围的拓展,linker(衔接抗体和药物)技术的优化密不可分。治疗靶点的选择,对于成药是非常关键的。目前,ADC药物的靶点主要集中在Her2、Trop2、CD20、EGFR等,小编还是非常看好成熟靶点Her2 ADC药物的研发前景。当然,Her2也是ADC药物研发最多的靶点,竞争十分激烈。
中国首个乳腺癌HER2靶向药赫赛莱,T-DM1(恩美曲妥珠单抗),已经在国内获批用于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国内开发的ADC药物,预期今年可能推上市场。因此,预期从2020年到2024年,Her2阳性乳腺癌的抗Her2 ADC药物的总市场规模将呈指数增长,销售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207.4%。2024年到2030年,将进入平稳增长期,复合增长率将降为10.4%。也就是说,该市场,谁拔得头筹,将实现最大的获益。让我们一起期待第一家国产Her 2 ADC 药物的获批吧。
参考文献
[1] Br J Cancer.2016 Feb 16;114(4):362-7. doi: 10.1038/bjc.2015.435. Epub 2016 Jan 7.
[2] TrastuzumabEmtansine for Residual Invasive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19;380:61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