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麻醉前访视及术前准备注意事项

2021-03-23   米勒之声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一、基本情况

1、年龄:
(1)≥65岁:建议行心脏彩超,如有异常,请心内科会诊;
(2)≤12岁:是否患先天性疾病;近一个月内是否患上感等疾病;

2、体重/体重指数(BMI):BMI≥28
BMI大于等于40为极度肥胖,30~39.9为肥胖,25~29.9为超重。
研究显示,BMI增加预示了气道问题,并且是发生心脏病、肿瘤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众多相关因素之一。
(1)是否为病理性肥胖,评估体型相关和相关畸形。
(2)是否并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3)困难气道评估:Mallampati分级进行气道检查、甲颏距离
(4)评估牙齿状况是否有牙齿疾病、颈部活动度、颈周径。
(5)评估心、肺、皮肤以及患者提及疾病相关的器官系统。
(6)注意检查患者有无发绀或杵状指,是否应用辅助呼吸肌,有无用力呼吸。


Ⅰ、Ⅱ级插管容易,Ⅲ级插管难度明显增加,Ⅳ级插管困难


其他气道评估

  • 头颈部活动度165-90°,颈椎结核、类风湿、颈椎脱位等,做好插管困难的准备。

  • 甲颏距离应 ≥ 6.5cm,如 < 6cm (3 指),插管困难。

  • 张口度(上下门齿)应 3.5~5.5 cm,如 < 2.5cm,插管困难。

  • 牙齿:上切牙前突。

  • 巨舌、咽喉肿物、面颊、甲状腺。


其中,着重区分了困难插管与困难气道(通气困难),并指出包括肥胖、鼾症、下颌前突、巨舌症、颈椎骨质增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易导致困难气道的的因素,都要预先做好充分的评估和困难气道的准备。




3、禁食、水时间 
食物种类
最短禁食时间(h)
清饮料
2
母乳
4
婴儿配方奶粉
6
牛奶等液体乳制品
6
淀粉类固体食物
6
油炸、脂肪及肉类食物
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一般应≥8
注:
①上述推荐建议适用于接受择期手术的健康患者(包括婴幼儿、儿童),不适用于孕妇,急诊手术患者视病情、并存疾病、禁食水情况等综合判断;
②清饮料包括清水、糖水、无渣果汁、碳酸类饮料、清茶等,但不包括含酒精类饮品;
③牛奶等乳制品的胃排空时间与固体食物相当。

二、有并存疾病患者的术前评估  

1、高血压病:


一般推荐严重高血压患者(舒张压>115mmHg,收缩压>200mmHg)推迟行择期手术,直至血压降至180/110mmHg以下。

如果有严重的终末器官损伤,术前应尽可能将血压降至正常。详细的病史和查体对发现心脏、神经系统或肾病非常重要。有效的降压需要6~8周治疗,以减低血管压力并改变内皮细胞状况,但是过快或过低的降压会增加大脑和冠状动脉的缺血,因此延迟手术治疗高血压应权衡利弊。降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脏病临床试验(ALLHAT)显示,有效的治疗不仅仅是单纯降低血压。如果手术不能推迟,目标则为勿过快降低慢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严重升高的血压需要几个星期来逐渐降低。研究表明术中高血压更为危险。血压低于180/110mmHg时,没有证据支持推迟手术,尽管术前干预是合理的。发现患有未诊断高血压的患者很重要(虽然确诊高血压需要在无压力的条件下独立测量血压3次),需将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与疼痛、焦虑、压力引起的发作性血压升高鉴别开来。

由于围术期是改变疾病长期及短期预后的最佳时机,适当地安排未来治疗很关键。指南提示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是术前最好的治疗,尽管术前缺血评估(POISE)试验最近突然开始质疑术前短期使用该药治疗的安全性。何时开始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以达到风险最小化尚未明确。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利尿剂是一线治疗药物,但由于它可能会导致血钾的改变从而需要严密监护和代替治疗,术前开始应用并不适合。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5-10mg/d)很有效,焦虑常导致血压升高,因而抗焦虑药物可以辅助使用。血压不能降低过快。



2、缺血性心脏病

术前评估目标是:

  • 根据危险因素确认心脏病的风险

  • 根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确认心脏病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 决定是否需要术前干预


根据危险因素确认心脏病风险
第一步
急诊手术
进行手术,但在术前降低风险,并进行围术期检测。
第二步
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或严重的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
难以代偿的心力衰竭
严重的心律失常
严重的瓣膜病
延迟手术直到病情稳定或纠正
第三步
浅表的或内镜手术
白内障或乳腺手术
日间手术
可进行手术
第四步
优良≥4MET
可进行手术
第五步
心肌缺血
既往心力衰竭史或心力衰竭代偿期
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
无症状
可进行手术
1-2个临床指征
血管
手术
控制心率或无创检查后手术
中度风险手术
3个以上临床指征
血管
手术
考虑检查

修正的心脏风险指数(RCRI)
高风险手术(腹腔内活腹股沟以上的血管手术)
充血性心脏病(任何一项诊断标准)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
脑血管疾病史
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史
肌酐>2.0mg/ml

3、心力衰竭
检查重点在于听诊第三或第四心音、心动过速、心尖搏动向侧方移位、啰音、颈静脉怒张、腹水、肝大或下肢水肿。
所有心力衰竭或可疑心力衰竭的患者都应在术前做心电图、电解质、BUN和肌酐检查,可能的话测定BNP。
有Ⅲ或Ⅳ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全麻或者中度至高度风险手术之前有必要进行心内科会诊。

4、心脏杂音和瓣膜病
瓣膜疾病
(1)心脏彩超,必要时心内科会诊;
(2)有症状的严重瓣膜疾病者,建议治疗瓣膜疾病后再行非心脏手术。

ACC/AHA指南摘要——有心脏杂音的无症状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
Ⅰ级以下有心脏杂音的无症状患者,一般需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 舒张期杂音

  • 连续性杂音

  • 收缩晚期杂音

  • 杂音伴喷射性咖喇音

  • 放射至颈部或背部的杂音

  • 3级以上收缩期杂音

Ⅱa级下列心脏杂音的无症状患者,有证据支持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 心脏查体时伴有其他异常体征的杂音

  • 伴有异常心电图或胸片的杂音

Ⅲ级下列杂音的无症状患者,一般认为无需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考虑为良性或功能性的2级及2级以下收缩中期杂音

5、室性心律失常
重点在于可逆性病因,如低血钾、缺血、酸中毒、低血镁、药物毒性和内分泌失调,应进行进一步评估治疗。围术期应持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6、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颤
各种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都会减慢心室率。
 ①围术期应持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②房颤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附壁血栓;
 ③有症状房颤者,静息心率控制在80bpm以下;
 ④有症状房颤且左室EF值保留者,心率控制可适当放宽(平静心率<110bpm)。

7、呼吸系统:

  • 急性呼吸道感染,非急诊手术应暂缓,推迟至治愈一周后

  • 慢性感染,术前尽可能得到控制

  • 气道高反应,应用支气管扩张药和皮质激素

  • 术前准备:

    控制呼吸道感染;清除气道分泌物;治疗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病人耐受力。



8、肝功能:

重度肝功能不全危险极高,不宜任何择期手术,肝病急性期非急诊手术禁忌;对于择期,肝功(ALT、AST)在正常值2倍以上的,要保肝治疗,待肝功能下降后再行安排手术。


9、肾功能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疾病病人,原则上应禁忌施行任何择期手术。

人工透析治疗的开展,慢性肾功能衰竭已不是择期手术的绝对禁忌症,但总体上耐受力较差。

  • 术前应将血红细胞压积提升至30%以上为宜。

  • 低血钠病人,血钠至少应纠正至130mmol/L以上, 但不宜超过150mmol/L。

  • 血钾应纠正至3.5mmol/L。


10、糖尿病

  • 空腹血糖应控制在8.3mmol/L,最高不超过11.1mmol/L, 对难以控制的高血糖, 至少应降至13.3mmol/L

  • 尿糖( - ),尿酮体( - )

  • 糖化血红蛋白反应近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


11、血液系统功能

PT: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超过对照值3秒以上为异常(11~13 秒)

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超过对照值10秒以上为异常(32~43 秒)


 
 

12、神经系统功能

神经影像检查(CT或MRI)观察:病变的部位、对脑组织的侵犯程度、病变性质、颅压及脑顺应性的改变。

神经病理学的症状和体征:确定脑水肿的程度,颅内压的高低,颅神经损害程度,神经功能的缺失。


Glasgow昏迷评分法▼


三、术前停药


持续服用至手术当日的药物:

抗高血压药                   利尿药         心脏用药(如地高辛)

精神病治疗用药(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甲状腺用药

避孕药            滴眼液           反酸用药            麻醉性镇痛药

抗癫痫药                 哮喘用药                激素(口服或吸入)

COX-2抑制剂


手术当日须停用的药物:  

维生素   铁剂   外用药  口服降糖药

 

术前需停止使用的药物:

阿司匹林——通常继续服药,整形手术和视网膜手术前7天停药

NSAIDs——通常继续,整形手术和视网膜手术前48小时停药

胰岛素——除带胰岛素泵者,其它情况以内分泌科医生会诊意见为准。

万艾可——术前36小时停用

华法林——术前4天停用

玻立维——术前7天停用,行血管手术或白内障手术除外

中草药或其它补品——术前7天停用

MAOIs——最好术前三周停用


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

用药间隔

安排手术(相对于最后1剂药物)

阿达木单抗

1次/or 1/2

23

依那西普

1次/or 1/2

2

戈利木单抗

1次/4(皮下注射)or 1/8(静脉注射)

59

英夫利昔单抗

4681

579

阿巴西普

1次/(皮下注射)or 1/(静脉注射)

25

赛妥珠单抗

1次/2or 1/4

35

利妥昔单抗

2剂间隔2周,每4-6个月

7个月

托珠单抗

1次/(皮下注射)or 1/4(静脉注射)

25

阿那白滞素

1次/

2

苏金单抗

1次/4

5

优特克单抗

1次/12

13

贝利木单抗

1次/4

5

托法替布

1-2次/

最后1剂后7


胰岛素剂量调整,见下表。

胰岛素剂型

常规给药频率

术前一日

手 术 日

长效胰岛素

Qd

不变

早晨常规剂量的50-100%

中效胰岛素

Bid

不变

早晨常规剂量的50-75%

如晚间用药,给予常规剂量的75%

中效/短效混合胰岛素

Bid

不变

更换为中效胰岛素,予早晨中效成分剂量的50-75%

短效或速效胰岛素

Tid(三餐前)

不变

停用

胰岛素泵


不变

泵速调整为睡眠基础速率


常见抗凝药与区域麻醉(见下表)

药  物

用  法

阻滞前/拔管前

需停药时间

椎管内留置导管期间用药

阻滞后/拔管后

恢复用药时间

抗凝血酶药

普通肝素

预防/治疗

4h且APTT正常

谨 慎

4h

LMWH

(皮下)

预防

12h

谨 慎

4h

LMWH

(静脉)

治疗

24h

不推荐

4h

华法林

口服

4-5d且INR1.4

不推荐

立即恢复

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无联合用药)

无需停药

无禁忌

无禁忌

氯吡格雷(波立维)

7d

不推荐

6h

抗纤溶药

链激酶

10d

不推荐

10d

中草药

大蒜、银杏、人参

无须停药

无禁忌

无禁忌


实验室检查与椎管内麻醉

实验室检查

正常值

低危

需进一步个体评估

避免椎管内麻醉

PT

11-14s (INR:0.8-1.2)

INR≤1.4

INR: 1.41-1.7

INR>1.7

APTT

25-37s

正常值上限

超过正常值1-4s

超过正常值4s

PLT

(100-300)X109/L

80X109/L

(50-80)X109/L

50X109/L


冠脉血运重建后择期非心脏手术时机

CABG(冠脉搭桥)  >  4

PTCA(球囊扩张成形) >  2

BMS(金属裸支架) >  4

DES(药物洗脱支架)  >  1


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

临床表现及病史

评分

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

1

下肢瘫痪或近期下肢石膏制动

1

卧床超过3天,或12周内接受过大手术

1

沿深静脉走形有局部压痛

1

下肢肿胀

1

双侧胫骨结节下10cm处周径之差 > 3cm

1

患侧小腿指陷性水肿

1

进展期癌症

1

可作出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其他诊断

2


VTE形成危险因素评估及术前处理(见下表)

危险分级

危 险 因 素

术 前 检 查

术 前 处 置

低度危险

术前卧床超过3天,或大手术后12周;瘫痪或近期下肢石膏制动;久坐不动;肥胖;妊娠/分娩;静脉曲张等。

D-Dimer+),行下肢静脉彩超;

B超提示有DVT,明确其位置和状态。


低度危险无血栓者采用基础预防措施:健康教育包括下肢肌肉按摩、足踝活动、抬高患肢;

辅助措施包括弹力袜、足底泵等。

中度危险

年龄40-60岁;膝关节手术(2周内);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或化疗;充血性心衰;呼吸衰竭;激素替代治疗或口服避孕药;脊髓瘫痪;妊娠/产后;DVT后;血栓形成倾向;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多年等;








尽快行下肢静脉B超检查,若无血栓,1周后或术前1日复查;


B超提示有DVT,明确其位置和状态。




(1)中高度危险无血栓者:

基础预防 药物预防,维持至术前12h,低分子肝素1250025000 IUQd



(2)中高度危险有血栓者:

尽量采用抗凝溶栓。如有抗凝禁忌或严重的髂股静脉血栓不能抗凝者,请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防止静脉滤网,或转血管外科治疗。

高度危险

年龄>60岁;骨盆、髋、下肢骨折及下肢严重软组织损伤;髋、膝关节置换术(预计2周内进行);重大腹部外科手术后(1月内);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脊髓损伤;高血压III级;糖尿病酮症;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

极高度危险


2项高度危险因素;


1项高度危险因素 低中度危险因素2项。

术前必须进行抗凝治疗,维持至术前12h,低分子肝素12500 IUBid,根据患者凝血及血栓变化情况决定抗凝持续时间;

若抗凝后出现出血倾向,应记录出血的时间、部位、程度;查凝血和D-Dmier,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处理,并向患者及家属交待风险。


最后,强调了术前访视的学习和实施是要伴随一名麻醉医生一生的技能,对于麻醉新入临床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广度上达到要求、无遗漏、掌握停手术的原则并请示上级医生、避免医患矛盾;开始学习做麻醉计划。


胰岛素,高血压,麻醉,手术,气道,药物,血栓,静脉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