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抬不起来,怎么处理?一个“点”教你搞定
2021-04-04
玖玖骨科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位置】
学解剖要学会“就字解字”,不要傻傻的背了。那样你会绝望哒。
“小圆肌”的“小”是指“小”,这样的解释我要哭屎了。“圆”是指,像一个小圆柱型,就像雀巢一款奶棒雪糕,扯远了。
【附着点】
小圆肌一端附着于肩胛骨外侧缘,一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下部
【神经支配】
小圆肌接受腋神经支配
【作用】
2、小圆肌作用同 冈下肌。
小圆肌解剖与临床
【位置与结构】
2.起自肩胛骨腋缘的上2/3的背面,肌束向外移行于扁腱
3.抵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压迹和肩关节囊。
4.小圆肌包绕在冈下骨性纤维鞘中,但与冈下肌隔以薄的筋膜层。
5.冈下间隙肌肉前方的疏松蜂窝组织在肩胛颈处相当发达,由此可与冈上间隙通过;
6.肌肉后方蜂窝组织在外侧沿肌腱走行,可通过不大发达的冈下筋膜与三角肌下间隙相交通。
【神经】
【供血】
【功能】
【症状描述】
疼痛部位:肩峰疼痛、肩周炎向外抬肩膀困难
【症状表现】
1.肩膀活动时无名指和小指麻木。
肩峰下滑液囊内。二头肌腱炎
3.小圆肌的劳损也常常引起无名指和小手指麻木或针刺感,且常常伴随着肩背部疼痛发生。注意,胸小肌的劳损也能引起类似的表现。
腋神经是臂丛的一条分支,由第5和第6颈神经前支的纤维组成,从臂丛后束发出,伴旋肱后血管向后外方走行。
腋神经支配的——“小三”;
上边——小圆肌,肩胛骨外缘,肩胛下肌,肩关节囊。
下边——大圆肌和背阔肌。 内边——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缘 外边——肱骨外科颈。
毕竟,有些地方大了,有些地方就会变小;
注意,我说的是小圆肌紧张挛缩,导致四边孔变小。
而小圆肌本身的激痛点
找到小圆肌解剖位置后,对其进行手法的弹拨、压揉、松解。
在小圆肌下方,腋后纹头上内侧,四边孔附近,着重进行手法操作。
中医的“肩贞“穴, 是不是也和四边孔位置非常相近呢?
《针灸甲乙经 》记载 :“肩贞,在肩曲胛下,两骨解间,肩髃后陷者中”。 《针灸资生经》记载 :“在肩胛下两骨解间,肩髃后陷中”。 《会元针灸学》记载:“肩贞者,从外观之,肩偏外正中也,按之盘坚骨隐中空,举手与垂手皆不移其陷中,清静而贞,故名肩贞。”
这些记载均提示肩贞穴位于某凹陷中,且周围有骨。 而四边孔首先为一“孔”状结构,三边为肌肉(小圆肌、大圆肌、肱三头肌),外侧界为肱骨内侧,刚好满足古籍中对与“肩贞穴”的定位,周边有骨,符合“盘坚”的特点 ;四边孔为“孔”性结构,触之有“中空”感。
从这个角度看,古人虽然没有告诉我们这里有“小圆肌”、“腋神经”、:“四边孔”,但是,早就定好了一个穴位等着我们去探寻 ![]()
![]()
。
解剖小课堂:冈下肌
向内附着于冈下窝内侧三分之二及相邻筋膜,向外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后侧。 功能:使上臂在盂肱关节处外旋;在上臂运动时辅助将肱骨头稳定在肩胛骨关节盂内; 和冈上肌一同受肩胛上神经支配。
冈下肌引发的肩前痛区域,有时可达肩关节深处,并向下延伸至上臂前外侧、前臂外侧、手部桡侧,或向上达枕下颈后部;
患者常用手握住肩前方,自述无法侧卧睡眠,还可出现上肢易疲劳、抓握无力等症状。
冈下肌手法
熟悉冈下肌解剖位置后,可用拇指、肘部进行压揉放松。
再来看看冈下肌的压痛点; 尤其注意冈下窝内,和中医的穴位“天宗”基本重合,“天宗“压痛的厉害,说明冈下肌张力已经出现问题。
“天宗穴”,位于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针灸甲乙经》:“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
右手臂向前伸直,然后向胸口方向收回前臂,手肘呈90度夹角。左手抓住右手肘,左前臂重叠在右前臂之上。放松右手臂,左手臂发力保持住右手臂的姿势,肩部放松并下沉。
既然是外旋肌,一条万能的弹力带,抗阻外旋即可,注意不要耸肩。
肌肉还是要练习的足够有力才行,毕竟肌肉越有力,他们对关节的保护能力也就越强,受伤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冈下肌,小圆肌,肩胛骨,肩膀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