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明明可以减肥,营养师为何不推荐?
——“我最近在生酮!”
这几年,你一定听到过身边的朋友说过这样的话。生酮,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又有个性的生活方式,标配是各种商家大肆推广的防弹咖啡、生酮能量棒等。那么,作为被影响的普通人,生酮饮食到底值不值得去实践?对于我们究竟意义何在?
01 什么是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 KD),追溯来源,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它在1921年首次被用于治疗癫痫,距今正好100年的历史[1]。
对于癫痫,尤其是耐药型癫痫(drug-resistant epilepsy,DRE),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单独的手术治疗也存在限制,因此生酮饮食长期以来一直被当成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方案,特别对于一些无法实施外科手术的儿童,饮食治疗的意义非常重大[2]。
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阿特金斯饮食(Atkins Diet)所带来的低碳饮食风潮,也让生酮饮食潜在的减肥作用被得到关注,2018~2019年在美国掀起一阵生酮减肥的热潮,同时也开始扩散到其它国家。
虽然都属于低碳饮食,但是不同的饮食类型对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有不同的限制,通过下面这张图大家可以清楚的做一个对比。
图中包括了经典生酮饮食、阿特金斯饮食、改良阿特金斯饮食、中链甘油三酯生酮饮食、低GI饮食、低碳饮食,最后一个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佳饮食,也就是各国膳食指南推荐的饮食方案。
可以看出来,用于治疗癫痫的经典生酮饮食方案,对于碳水的限制最严格,通常少于50g/d,更为严格的甚至少于30g/d(按照2000kcal/d的标准计算),同时,它的脂肪比例在所有饮食类型中达到最高,通常占到总能量的80%~90%,因此,经典生酮饮食基本上用于癫痫的治疗。
目前很多人用来减肥的生酮饮食都进行了调整和改良,脂肪含量没有这么高,降到了70%~80%左右,同时提高了碳水的比例,所以减肥的生酮跟临床的生酮并不相同。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每天吃2000kcal的成年人,开始生酮,那么他的饮食中,会有超过1400~1600kcal的能量来源于脂肪,也就是每天至少要吃155~178g的脂肪,同时碳水不超过50g,剩下的部分为蛋白质。
虽然用于减肥的生酮饮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原则都差不多:
🙆允许的食物类型
🙅不允许的食物类型
比如下面这个我设计的生酮食谱——
*2000kcal生酮食谱举例
碳水化合物28g(5%) : 蛋白质87g(17%) : 脂肪174g(78%)
02 生酮饮食减肥的原理?
生酮食谱中没有主食,大家通过我上面的食谱可以感受到,摄入的碳水量极低,但是我们人体的各个器官又是需要碳水来供能的,如何解决?
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体内的糖原储备开始消耗,每消耗100克糖原,过程中会释放并排泄约300克的内源性水,这就是生酮饮食前期让你快速减重的秘密,其实是脱水为主。
当你继续生酮饮食,体内的糖原储备逐渐耗尽,怎么办?
一般在生酮饮食维持4~7天后,身体开始迫使脂肪燃烧,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酮体,进入血液,身体各器官可以使用酮体来代替葡萄糖供能,同时,酮体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转化为乙酰辅酶A,再进入大脑线粒体内,为大脑提供能量[3]。
此外,生酮过程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食欲下降等[4]。
以上就是生酮饮食的减肥的基本原理。
03 生酮饮食的减肥效果?
生酮饮食的确可以减肥,有短期的良好效果,而且还可以改善总胆固醇、血糖和血压。但是,仍然缺乏大规模和全面的研究来证明它的安全性。
目前为止,大多数的研究样本量小,缺乏对照组,干预期短,且没有后续的评估。而且大多数的研究都是用极低能量生酮饮食方案(very low calorie ketogenic diet,VLCKD),能量在500~800kcal/d,所以,到底是由于能量摄入的减少还是营养素比例的变更导致的体重下降,无法下结论[5]。
而且,有研究表明,经过一年以后,生酮饮食所带来的效果与常规减肥饮食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差异[6]。
在对13项持续时间超过一年的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与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方案相比,生酮饮食额外减少的体重不超过1kg,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临床意义[7]。
此外,对32项控制喂养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与生酮饮食相比,低脂肪饮食的能量消耗和脂肪损失更大[8]。
04 生酮饮食的副作用?
生酮的过程不太好受,会有一系列的副作用出现,包括慢性疲劳、恶心、头痛、脱发、酒精耐受性降低、体能下降、心悸、腿抽筋、口干、味觉差、口臭、痛风或便秘等[9]。这些并发症可能与酮症及其相关的代谢性酸中毒直接相关,由于生酮过程导致的脱水、饮食缺乏纤维、尿酸增加或矿物质的损失而进一步恶化。
也正因为这个饮食模式的诸多弊端,生酮饮食在USNEWS最佳饮食排行榜上,一共39种饮食中排在倒数第2,而排名前三的最佳饮食模式为:地中海饮食、得舒饮食和弹性素食,之后会专门写相关的文章跟大家逐个分享。
此外,它在最快减重饮食中排第4,最佳减肥饮食排第15,最佳糖尿病饮食排27,最佳心脏饮食排34,最易执行饮食排第34,健康饮食排名倒数第一。所以,无论是减肥还是治疗疾病的角度,生酮饮食,真的,不怎么样……虽然减重速度快,但是也还排在第4。
USNEWS Best Diets网页截图
我们暂且不谈你能坚持生酮多久,能否成功抵抗对于碳水的欲望,单单是面对这些副作用,你需要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采用生酮饮食减肥,它带来的好处是否超过了它所引起的副作用?
特别是当你需要通过长期的生酮饮食来维持体重,又会面临一定的健康风险,比如酮症酸中毒、肾结石、骨质疏松、高尿酸等[10],甚至寿命也可能会降低。
一项基于15000多名美国男性和女性、超过25年的观察研究表明,低碳水摄入量可能对寿命有影响[11]。碳水的摄入量越低,总死亡率越高,当碳水摄入量占总能量的30%至40%时,预计平均寿命减少2~3年,当碳水摄入量低于30%时,预计平均寿命减少4年。
而将碳水的比例维持在膳食指南推荐的55%左右,是可以益寿延年的。
综上,生酮减肥短期效果明显,但是有不同的副作用出现,而且跟别的减肥饮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长期使用安全性未知。
所以,这也是专业人士暂时不推荐用生酮饮食来减肥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权威医疗界没有对它进行认可之前,别被各种生酮的机构/公众号给带偏了,它们表面是带你减肥,实际都是在卖产品,而且整个过程没有专业的医生或者营养师的监管,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这些机构/公众号写的文章大多经不起深究,引用的文献质量都比较低,但是确实很会忽悠大众……
背离科学,盲目瞎折腾,也是一种“智商税”。
[3]Yellen G. Ketone bodies, glycolysis, and KATP channels in the mechanism of the ketogenic diet. Epilepsia.2008;49(s8):80–2.
[4]Sumithran P, Prendergast L.A. Ketosis and appetite-mediating nutrients and hormones after weight loss. Eur. J. Clin. Nutr. 2013, 67, 759–764.
[5]N Drabińska, Wiczkowski W , Piskua M K . Recent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 ketogenic diet for obesity management[J].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21.
[6]Bueno NB, de Melo IS, de Oliveira SL, da Rocha Ataide T. Very-low-carbohydrate ketogenic diet v. low-fat diet for long-term weight los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Br J Nutr. 2013 Oct;110(7):1178-87.
[7]Bueno NB, de Melo IS, de Oliveira SL, da Rocha Ataide T. Very-low-carbohydrate ketogenic diet v. low-fat diet for long-term weight los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Br J Nutr. 2013;110(7):1178-1187.
[8]Hall KD, Chen KY, Guo J, et al. Energy expenditure and 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after an isocaloric ketogenic diet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men.Am J Clin Nutr. 2016;104(2):324-333.
[9]Freedman MR, King J, Kennedy E. Popular diets: a scientific review. Obes Res. 2001;9(Suppl 1):1S-40S.
[10]Shah P, Isley WL. Correspondance: Ketoacidosis during a low-carbohydrate diet. N Engl J Med. 2006 Jan 5;354(1):97-8.
[11]Seidelmann SB, Claggett B, Cheng S,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Public Health. 2018;3(9):e419-e428.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