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不如肌肉”——认识肌少症(1)
2021-04-19
临床营养网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文章首发于:家庭用药咋杂志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2020年2月,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发布了最新版关于肌少症的诊断及治疗共识(AWGS2019),该共识是在2014版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的修订。希望老年医学工作者和普通民众都能重视“肌少症”对健康的影响。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平滑肌 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二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又称不随意肌。
骨骼肌 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又称随意肌。每块骨骼肌不论大小,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经支配。因此,每块骨骼肌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器官。
骨骼肌 具有重要的运动、内分泌和贮备功能,是巨大的氨基酸贮备库,也是心肺功能贮备库,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骨骼肌是瘦组织群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维持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机体组成,瘦组织群丢失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临床结局;由于骨骼肌是葡萄糖代谢过程中摄取和贮存的重要组织,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骨骼肌能够分泌多种“肌肉因子”,调节着其他的远端器官,包括调节葡萄糖、能量和骨代谢,肌肉损失可以诱发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紊乱;骨骼肌衰减降低人体对疾病和创伤的耐受能力,增加并发症,降生存质量低,增加死亡风险。肌肉是共认的“生命器官”和“组织器官”。
从这一点上看,“有钱难买老来瘦”值得商榷。因为更多的肌肉意味着更佳的健康状态,更强的组织修复与抗应激能力。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肌少症,骨骼肌,老年人,肌肉,力量,营养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