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还没进化到能熬夜的体质!再熬夜就真的毁了

2021
04/18

+
分享
评论
邵逸夫医院
A-
A+



 
 

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日前发布了《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当下我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一项对2002名18-35岁青年进行睡眠相关问题的调查显示,近六成(59.5%)受访者习惯晚睡,入睡时间均在23点以后。同时,受访数据显示,睡眠质量差同时也带来了“易感到疲劳困倦”、“注意力难集中”、“头晕、内分泌紊乱”、“情绪不稳定,易烦躁、焦虑”、“记忆力减退”等生理及心理影响。①


疲劳困倦

头晕

内分泌紊乱

疲劳困倦

注意力难集中

记忆力减退



医生:人类还没进化到能熬夜的体质!


现在人为什么不愿意早睡?

这主要是受到环境因素和人类发明的影响。其中,灯光对睡眠的影响最大。古人因为物质条件有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好地遵循了自然规律;而现代人因为电灯、电视、电子游戏等发明丰富了夜生活,进而对睡眠影响程度越来越深,越不容易早睡。

其实,现代人的身体结构及生物节律和古代人差不多,并没有进化到能够适应现代环境(熬夜)的体质,所以熬夜晚睡需要节制,不利于身体健康。当然,有研究显示,具有“夜猫子”基因的人即使晚睡也能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这些人属于天生就具备了“夜猫子”特性。①

睡眠,是人体的一个废弃物清除和精力蓄积的过程,有利于帮助我们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有些事情是必须在睡眠时候做的,比如大脑的“废物”清理,一些激素分泌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节律会越来越不容易调整。临床上就发现,新闻工作者、程序员、老师等,年轻的时候因为工作加班,到了中老年后,35岁~40岁的时候就会有睡眠问题出现。

熬夜多了以后有时间睡、想睡都睡不着了。


 
睡眠不足,各种健康问题随之而来


01

癌症风险高

长期熬夜是肿瘤高发的一个诱因。因为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②


02

心脑血管病风险高

长期睡眠不足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这也使得熬夜人群患各类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严重的会导致猝死。③


03

诱发糖尿病

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熬夜往往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这是因为和其他人相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存在着一定的患病诱因,如果条件适合,就像种子遇到适当的环境一样,很快会生根发芽。③


 


04

引发神经衰弱

熬夜后的第二天白天,人往往会没有精神、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健忘以及头晕、头痛等。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更加严重的问题。③

 

05

影响生育能力

睡眠不好的女性容易出现神经内分泌的紊乱,导致卵巢功能下降、月经不调,受孕机会减少;男性同理,熬夜导致激素比例失调,影响精子质量,从而导致不孕的发生概率增大。④

 

06

伤害眼睛

熬夜等于是超负荷用眼,容易使眼肌疲劳,长期以往,会导致视力下降。一些熬夜的人还会出现疼痛、干涩、发涨等问题,再加上抵抗力低,还会诱发结膜炎,角膜炎,眼底黄斑水肿等眼病。②

 

07

免疫力下降

据美国《科学》报道,人体生理反应的节奏跟昼夜交替一致,一旦节奏被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就会降低,炎症水平也会上升,熬夜会改变这种正常的生物钟。⑤


 


08

引发胃肠病

熬夜的人一般肠胃都不好。这是因为熬夜时很多人会吃夜宵,夜宵长时间停滞在胃中,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且晚上胃肠道得不到休息,功能紊乱,便秘等问题就来了。②

 

09

抑郁情绪多

熬夜不但伤身,还伤神。许多年轻患者都因长期熬夜导致睡眠障碍,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等问题。这是因为人的交感神经一般是夜间休息白天兴奋的,熬夜时交感神经在夜晚保持兴奋,到了白天就会出现这些症状。熬夜久了还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②

 

10

皮肤变差

熬夜会伤害皮肤,天天熬夜的人皮肤容易蔫蔫的,皱皱的。有些人还会起痘痘、长斑,出现黑眼圈。⑥


 


 

睡得晚、入睡困难,怎么办?


第一

要调整睡眠节律。

保证良好的生活节律,我们强调最好晚上10点之前就要睡觉。

第二

要养成睡眠的“条件反射”。

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入睡。如果今天9点睡、明天11点睡、后天12点睡,这样很难形成条件反射。而在固定时间去睡觉,会形成条件反射,从而更容易入睡。

在相对固定的地点睡觉。尽量不要在床上看书、看电视、打游戏,如果床只是睡觉的地点,就会形成睡觉地点的“条件反射”,促进快速入眠。

第三

如果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及时就医。

如果睡眠质量差、严重的影响正常生活,还要考虑是否患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此类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

 

参考资料:

①2021-03-19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近六成青年入睡晚?专家:人类还没有进化到适合熬夜的“体质”》(健康时报记者陈龙飞)

②2013-03-28健康时报《熬夜族,各科医生都担心你》

③2016-07-05《熬夜比你想象中更可怕》

④2019-11-22健康时报《熬夜也会引起不育》

⑤2015-01-22健康时报《熬夜的坏处外媒怎么说》

⑥2014-12-01健康时报《三招击退“熬夜伤”》


来源:健康时报
审核:邵逸夫医院 全科医学科
此内容已获授权
经邵逸夫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神经衰弱,条件反射,糖尿病,内分泌,记忆力,体质,熬夜,睡眠,节律,激素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