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大病——血吸虫病!附:一图读懂血吸虫病前世今生

2021
04/21

+
分享
评论
健康科普朱医生
A-
A+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

人和家畜接触了

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

(简称“疫水”)

就会感染血吸虫病

血吸虫感染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10月

现如今,我国血吸虫,

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及云南

6个省、市、自治区。


血吸虫病防治科普知识  
 

一、血吸虫是如何感染的?


        人或其他哺乳类动物感染血吸虫后,成虫在血管内交配产卵,虫卵随粪便排至体外。虫卵入水后,在适宜温度(25-30℃)下孵出毛蚴,毛蚴又侵入中间宿主钉螺体内,繁殖出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后,随水流在水面漂浮游动。当人接触疫水时,尾蚴在极短时间内从皮肤或黏膜侵入,然后随血液循环流经肺而终达肝脏。

 
 
 
 
 

二、感染后都有什么症状?


        初次接触疫水后,尾蚴大量侵入皮肤或黏膜,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会出现发热、过敏反应(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肝脾大。危重病人可出现神志淡漠、心肌受损、重度贫血、消瘦等,还可迅速发展为肝硬化。在流行区,慢性血吸虫病占绝大多数,主要是由于反复轻度感染所致。有的不表现出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肝大;有临床症状的主要表现为肝炎和结肠炎。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后,肝脏损害严重发展成肝硬化,即晚期血吸虫病。可见到巨型脾脏、大量腹水、腹泻、腹痛等,若是幼年慢性反复感染还可导致患者身材矮小。

 
 

三、如何治疗?


        如果接触疫水后,出现以上类似的症状,不要擅自用药,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目前,常用药物吡喹酮可用于各期各型血吸虫病患者,但根据患者病程及临床表现不同,药物的用量及周期都有所不同,要视情况而定,不能盲目用药。

四、如何预防


        随着我们外出旅游的机会的增加,应该了解一些疾病的知识,对目的地的流行病情况作提前的了解,有目的地进行预防。在流行区域不要轻易下水,一定不能喝生水。如果生活在血吸虫流行区,要积极配合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组织开展的查螺、灭螺、查病和治病工作,以及对家畜的查病和治疗工作。接触疫水时应穿着防护衣裤和涂擦防尾蚴剂,以减少感染的几率。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证生活饮用水安全,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是预防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和早期治疗。


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海报  




一图读懂血吸虫病前世今生  


下面一组连环画教你如何远离血吸虫病

(下滑查看更多)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血吸虫病,感染,虫卵,预防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