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S专题 | 王樑:把握四要素,促进ERAS理念在神经外科真正落地

2021
04/23

+
分享
评论
米勒之声
A-
A+

神经外科ERAS理念在国内外领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国作为神经外科ERAS理念的先行者,也已经发布了首版《中国神经外科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SA)专家共识》。

 

编者按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一项多模式、跨学科围术期治疗方案,包括一系列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优化干预措施,旨在优化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和节约医疗成本。

与致力于改变麻醉方法和手术技术的“快通道”手术不同,ERAS更注重术后恢复质量,强调由外科、麻醉、护理、康复、营养等多学科团队提供协同合作,贯穿从门诊到随访整个治疗阶段,并建立审查小组对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和补充。

ERAS的核心在于优化患者术前状态,减少围术期风险,维持术后生理功能,加快术后恢复时间。因此,基于以上目标,ERAS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均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阶段管理。

ERAS理念自2007年黎介寿院士团队引入中国以来发展迅速,如今已在诸多外科领域得到实践。ERAS是外科发展的趋势,是衡量一个医院外科、麻醉、护理等多学科团队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刊特邀请医学伦理、医院管理、胃肠外科、胰腺外科、骨科、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麻醉、营养、护理、妇产科、男科等多个专业的专家共同探讨ERAS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前景,以期促进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21世纪初,ERAS概念引入我国之后,获得蓬勃发展,先后发布了《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和《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目前,在国内ERAS逐步拓展应用诸多外科领域。


 

由于神经外科手术风险大,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多,围术期处理相对复杂,导致ERAS在神经外科领域的推广仍十分有限,虽有少量单中心ERAS研究结果发表,基本都属于回顾性研究,相关前瞻性临床研究十分匮乏。目前由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开展的神经外科择期手术ERAS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发表后,初步奠定了神经外科ERAS方案基础,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国内多家神经外科中心已经根据相应特色神经外科疾病,针对性地进行了单病种神经外科ERAS方案的探索和临床研究。目前,包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真实世界研究等在内,多家神经外科中心正在积极、有序地推动神经外科ERAS临床研究不断进展。尤其是2020年《中国神经外科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专家共识》的发布,更为进一步促进ERAS理念在我国神经外科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神经外科ERAS理念仍需大力推广
//

神经外科ERAS理念相对于其他外科领域,发展和起步较晚。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多神经外科同仁关注到神经外科ERAS理念,也取得了许多进步和突破,但从整体实施质量和推广范围看,都落后于其他外科领域。分析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神经外科ERAS相关优化措施与传统医护常规有一定冲突和矛盾。如明显缩短的禁食水时间、不鼓励放置引流管、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等。这些理念冲突对于实践经验不多的医疗机构而言,在当前相对紧张的医疗环境下,可能增加医务人员压力并产生部分抵触。

第二,高质量的ERAS实施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运作。传统医疗管理模式上的潜在壁垒可能会阻碍ERAS的高效实施和落地。例如根据更新的镇痛和麻醉理念,缩短早期进饮进食时间、优化进食成分等项目需要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病区护士、营养师等密切协同和配合。

第三,社会文化背景可能对ERAS实施产生不利影响。不可否认,国人对于外科手术,尤其是神经外科手术往往存在严重不安全感,一方面希望寻求熟人确保“万无一失”;另一方面术后即使达到了出院标准,也希望能够延长住院时间“以防万一”。此外,患者依从性和配合度差异较大,例如对于颅脑手术早期下床活动而言,部分患者秉持的传统“住院静养”理念严重影响了康复进程。

第四,神经外科ERAS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需要更进一步优化流程、积累经验。神经外科领域ERAS目前主要涵盖择期颅脑手术、脊柱神经外科手术等范围,相对于神经外科复杂多变的疾病谱,仍有较多空白。同时针对常见病及特殊术式,ERAS流程还需要进一步针对性优化。目前高质量的神经外科ERAS临床研究仍较少,部分ERSA理念的适用性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后进行修订。


//
神经外科ERAS理念成功实施的要素
//

神经外科ERAS的顺利实施,需要从多学科、多维度的视角出发,共同对现有医疗护理体系进行优化配置,这其中ERAS管理架构、医疗理念、护理实践、质量控制四方面对于ERAS的成功开展至关重要。

第一,继续推进ERAS管理架构优化。前期诸多经验表明,成功实施ERAS需要打破既往医、护、管理等不同部门之间的责任壁垒。而如何理顺ERAS涵盖的各个部门之间协调运作流程,体现着医院及科室高级管理者的智慧。目前,根据全国多家ERAS优秀推动单位的共同经验,建议从医院整体角度出发,确立以医院高级管理者为主要负责人,通过医疗科协调不同临床科室、护理单元和后勤保障机构,以明确各部门目标和任务。由于目前神经外科ERAS发展仍在初期阶段,建议根据各医院及科室具体情况,建立神经外科ERAS协同汇报机制,由各亚专业教授、医生、护士长等组成协作小组,分别就神经外科ERAS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及讨论。如条件允许,可以设立ERAS临床监督员,以便跟踪做好ERAS相关患者教育、情况反馈、数据整理工作。

第二,继续推进医疗理念不断更新。医生作为患者围术期治疗活动的核心主体,其医疗理念与临床医疗行为直接相关。一项针对ERAS管理内容未执行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几项神经外科ERAS重要理念未落实的原因。就“早期进食及肠内营养管理未落实原因”,反馈结果包括“担心肠道无法耐受”“认为早期与晚期无差异”“上级医生未要求”“忘记开医嘱”等原因。就“为何不能早期下床活动原因”,结果反馈包括“患者体力未达到要求”“患者镇痛未达到要求”“不了解ERAS对该项目的要求”“对康复速度没有影响”“担心增加或掩盖并发症”等。可见,尽管医生是临床诊疗活动的核心,但同时也是ERAS实施的弱点。持续推进神经外科ERAS理念在各级医生临床思维中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对神经外科ERAS的理解和参与程度,对于真正推动ERAS各项措施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建议定期针对参与临床医疗工作的人员学习ERAS标准管理方案,并根据ERAS不同内容细则,有侧重点地讨论并优化医疗管理方案;建议加强跨部门、跨学科讨论,只有从理念上认识并接受ERAS,才能进一步推动医护质量的不断提升。

第三,继续优化护理实践不断提升。对于围术期多项ERAS相关管理内容,执行力强、组织性好、完成度高的护理工作团队是神经外科ERAS顺利实施的中坚力量。目前国内多家医院护理团队均根据ERAS理念和要求,对护理工作模式进行了相应调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议定期针对护理理念、护理操作、护理模式等进行讨论和反馈,根据神经外科ERAS标准方案,不断加强医患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注重对于新入职人员ERAS理念的培训和教育,持续推动护理实践工作在ERAS理念下的优化和提升。

第四,继续完善质量控制不断提升。神经外科ERAS涵盖范围较广,对于ERAS项目的落地需要借助多种手段和途径,不断提高完成质量。例如根据医院信息系统(HIS),录入、调取、分析ERAS实施情况,并借助新媒体及手机App等,辅助跟进并质询临床问题,赋能医院-医疗-护理-患者之间的信息反馈通路。  



 

展 望:

神经外科ERAS理念在国内外领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国作为神经外科ERAS理念的先行者,也已经发布了首版《中国神经外科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SA)专家共识》。作为我国未来医疗改革的重要方向,推动ERAS理念的不断深化和普及是当务之急。神经外科同仁应以现有实施的ERAS成功经验为基础,积极推动神经外科ERAS理念在广大医务人员中落地生根,积极应用ERAS理念为患者带来有益改变,要加强科普教育,改变患者传统根深蒂固的观念。同时,神经外科同仁应当清醒认识到目前神经外科ERAS仍然存在的空白领域,加强科研攻关,不断丰富神经外科ERAS的适用性、提高相应ERAS措施的精准性。在医院层面,应具备更高管理前瞻思维,构建自上而下的多学科团队,畅通信息反馈和协作交流;同时制定个体化拓展推广ERAS的方案和计划,以期达到提高ERAS实施质量的目的,真正减轻患者痛苦、加速患者康复、节约医疗资源。

编辑:郑梦莹

排版:高   冀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ERAS,神经外科,围术期,医疗,护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