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如疏——血流导向装置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应用

2021
04/28

+
分享
评论
杏林帮官媒
A-
A+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直径>2.5 cm的颅内动脉瘤。

文章转载自:颅内排弹专家

颅内动脉瘤是非常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如果置之不理或者处理不当,脑动脉瘤可能会破裂,导致脑渗血或脑出血,引发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是死亡。

动脉瘤的直径越大,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越大,破裂的风险也越大,想要处理好颅内巨大的动脉瘤,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而血流导向装置就是这样一种技术。

1、什么是颅内巨大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非常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脑内动脉壁的结构发育不良,或因脑外伤、动脉硬化造成动脉壁损伤或老化,使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形成的,形似瘤状,故称动脉瘤。而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直径>2.5 cm的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图片源自网络)

2、颅内动脉瘤有哪些常规的治疗方法?

对于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治疗原则是防止瘤体破裂和出血,通常有两种方式:

01

经典的方法是开颅夹闭,将颅内动脉瘤的根部进行结扎,让瘤体失去血供,进而消除破裂的风险;

02

另外一种是介入栓塞的方法:利用股动脉穿刺,将纤细的微导管放置于动脉瘤内或瘤颈部位,再经过微导管将柔软的钛合金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并将其充满,使得动脉瘤内的血流消失,从而消除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

3、什么是血流导向装置?

血流导向支架(Pipeline支架)是一种低网孔率和高金属覆盖率支架,可改变血流方向并促进支架内的内皮细胞增生,加速瘤腔内血栓形成及瘤颈处内皮化,达到修复载瘤动脉的作用。

4、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原理是什么?

血流导向装置是在介入栓塞之后发展起来的,与弹簧圈介入栓塞把动脉瘤瘤腔用弹簧圈填满从而降低破裂风险的理念不同,血流导向装置的治疗理念是把动脉瘤和长出动脉瘤的那跟血管之间隔开,并且引导血流不要进入动脉瘤,使动脉瘤腔内的血流停滞或明显减慢,从而在瘤腔内形成血栓,进而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彻底杜绝复发的风险。

(A-D表示血流导向装置植入后动脉瘤血栓的形成过程 图片源自网络)

5、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有哪些优点?

在颅内动脉瘤的几种治疗方法中,传统的开颅手术损伤大,出血多的缺点,弹簧圈介入栓塞在治疗大型、巨大型动脉瘤时存在:术中需要置入多根微导管,操作复杂;介入耗材使用多、花费高;局部占位效应明显,术后对周围组织及神经压迫难以解除;普通支架金属覆盖率低,术后复发率较高等缺点,而与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利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有着安全性高、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费用较低、操作简便的优势。

颅内动脉瘤可以说是潜伏在我们大脑内的一枚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给我们的大脑带来致命打击,虽然在生活采取控制血压、食用纤维含量丰富的蔬菜、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方法可以降低破裂的风险,对于体积巨大的颅内动脉瘤,利用血流导向装置进行治疗才是一劳永逸的最佳办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微导管,弹簧圈,血流,颅内,破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