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心脏病也有“异常”心电图?

2021
04/29

+
分享
评论
医生医世医心
A-
A+

如果是年轻人,心血管系统检查正常,单纯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本身对身体无明显影响

随着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和体检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发现无临床心脏病的健康人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如果不能作出正确解释,可能会导致患者/体检者的过度思想负担。因此,正确判读这些“异常”心电图也是十分重要的技能。

那么,都有哪些“异常”经常出现在健康人的心电图中呢?

窦性心动过缓

安静状态下健康成年人心率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律慢于60次/分,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低体温、病窦综合征、某些药物(倍他乐克、胺碘酮)等的影响,但运动员和健康人睡眠时也可出现。


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均应注意寻找病因,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必治疗。如果心率不低于50次/分,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心率过于缓慢(<50次/分)或同时合并心脏病变,表现为头晕、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甚至晕厥时,则需要对症处理甚至安装起搏器。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的起源未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s称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常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较常见的一类心律不齐与呼吸周期有关,称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吸气时心率增快,呼吸时心率减慢),多见于青少年,一般无临床意义。另有一些比较少见的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如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以及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不齐等。非呼吸性心律不齐多见于老年人。

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无需特殊处理。

左心室高电压

左心室高电压指心电图上胸壁导联中RV5≥2.5毫伏、RV5+SV1≥(3.5~4.0)毫伏,或肢体导联中RⅠ+SⅢ≥2.5毫伏、RaVL≥1.2毫伏、RaVF≥2.0毫伏。

一般年轻的人有左心室高电压是正常的没必要治疗,其他的要看有没有其他症状。有相当部分的正常人,心电图也会表现为左心室高电压。既往没有高血压、心脏病的年轻人,仅为心电图报告“左心室高电压”,实际大多数人是健康的。

年轻人、胸壁比较薄的人、体力劳动者出现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增高者,可能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对于没有高血压病史、心脏超声正常者,左心室高电压无需特殊处理。

左心室高电压也可提示左心室肥大,但是此类患者临床上一般有引起左心室肥大的病理因素如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脏彩超可以帮助确诊。

电轴左偏/右偏

 

正常心电轴的范围为-30°~+90°之间;电轴位于-30°~-90°范围为心电轴左偏;位于+90°~+180°范围为心电轴右偏。

电轴左偏可见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左前分支阻滞,但是老年人、矮胖体型的人也能见到。所以,电轴左偏需确认是否由某种疾病导致,针对疾病本身进行治疗。若仅有心电轴左偏而确无心胸疾病证据,随诊观察也没有进一步发生室内传导阻滞的其他迹象,则可认为这一心电轴左偏并无重要的病理意义。此时宜注意寻找有无上述的其他可致心电轴左偏的原因。如有,也应进行相应治疗。如果是肥胖者,应致力于减重等。

而电轴右偏可见于右心室肥厚、预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但是婴儿和儿童、消瘦体型也常为电轴右偏。心电轴右偏在小于+110°的时候没有多大意义,年轻人、儿童等都可以出现。垂位心多见于体型瘦高的人,没有病理意义。如果确认无器质性心脏病,单纯电轴右偏无临床意义。

早搏(期前收缩)

指在心脏正常收缩以外的所有的收缩,亦称为期外收缩或早搏。指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心肌组织可以在窦性节律的有效不应期之后,和下次节律性兴奋传来之前,可以使心肌产生一次额外的兴奋和收缩。

房性早搏中偶发的房早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过度疲劳、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情绪波动、饱餐、发热等情况可以诱发,这种偶发房早意义不大。但频发的房早、成对、成串、房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运动后房性早搏的频率增加,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等。

室早也很常见,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但是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如冠心病,尤其是心梗、心肌病、瓣膜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所以发现室早,要查清引起室早的原因,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室早不影响其健康和寿命,不必进行药物治疗;但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及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衰等导致的室早,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必须积极治疗。

发现早搏可做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Holter)等检查进一步评估风险。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大于0.20秒(老年人PR间期大于0.22秒)。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出现在正常的健康人,而且通常不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有的P-R间期可超过0.24s,中青年人发病率为0.65%~1.1%,在50岁以上的正常人中可达1.3%左右。对无症状、亦无低血压或窦性心动过缓者无需特殊处理,主要针对原发病因治疗。

慢性形式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不需要治疗,属于良性心电图表现,死亡率并不增加,但应该注意避免使用加重传导延迟的药物,但是急性一度常由于心脏的病变或药物中毒所致,如心肌缺血、心肌炎等疾病或应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药物,这些情况应紧急处理,否则很快会发展为二度或高度。

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行走于心脏表面,它比较细,也比较容易损伤,所以很多人有孤立的心电图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左束支传导阻滞极少见于正常人不同,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群,单独存在时预后良好,长期追踪其心血管发病率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所以如果是年轻人,心血管系统检查正常,单纯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本身对身体无明显影响,临床上常无症状,无需特殊处理。

但是对于老年人,则往往合并心脏器质性病变,这种患者的预后与基础病损的广泛程度及心室功能有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心脏病,高血压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