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脂比例较高、体重指数超标的人,进入中老年后健康风险更大,最好不要吃夜宵,以免打破血糖、血脂平衡;
零食、泡面、烤串……一餐任性的宵夜,填饱肚子,抚慰人心。
或许你没意识到,深夜进食除了让人悄悄变胖,连第二天上班的精力都会被“偷”走。
深夜进食,影响次日工作表现
近日,发表于美国心理学会期刊《应用心理学》的一篇研究表明:深夜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可能会造成次日情绪紧张和身体压力,并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表现,造成消极怠工。
该研究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团队完成,在持续 10 个工作日的观察期间,研究人员共对 97 位美国全职员工展开了一日三次的调查,记录这些被观察者在一天之初自身的情绪和身体状况,当天工作期间的细节表现,以及回家后的饮食行为。
研究者将本次评估中的不健康饮食划分为3种:摄入垃圾食品、饮食过量、吃了太多深夜零食。
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有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时,更有可能在次日早晨有身体问题,例如头痛、胃痛和腹泻等。
此外,受试者在第二天早上报告情绪紧张,对昨晚的饮食选择感到内疚或羞愧等几率上升。
从研究结果来看,不健康的饮食会对工作表现产生立竿见影的消极影响。深夜进食的频率高,则可能潜移默化地损害工作效率,更容易逃避工作,造成上班消极。
一顿宵夜可能带来的6种伤害
1增加糖尿病风险
研究显示,与晚上7点前吃晚餐相比,晚上11点吃夜宵会让身体存储更多脂肪,导致空腹血糖、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上升,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
2营养代谢失衡
宵夜食物以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重口味居多,营养摄入不均衡,可能带来脂质代谢异常、钙质流失加速、B族维生素大量消耗等问题。
长此以往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易疲劳、免疫功能减退、骨质疏松、尿路结石等诸多营养代谢问题。
3常吃夜宵胃受罪
对于胃粘膜来说,白天一日三餐,它必须保质保量完成消化任务,夜里人体入睡休息,它就在此时完成自己的更新任务。
而经常吃夜宵的人,胃也要跟着加起夜班来。胃的疲劳状态,加上老化了的黏膜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与之相关的疾病就很难避免了。
4夜间血压不降
通常情况下,人们入睡后血压会下降至少10%。而睡觉前两小时内的进食者,夜间血压不降、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进食者的2.8倍。
这是因为进食会释放压力激素,让本该休息的身体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状态。
高血压患者本来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夜间血压再不降的话,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会高得多!
5乳腺癌风险增加
研究发现,晚上10点至12点、0点至2点、2点至4点进食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分别增加80%、120%与90%!
6尿结石更高发
人的排钙高峰期常在进餐后4~5小时,若夜宵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潴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钙不断增加,容易沉积下来形成小晶体,久而久之,逐渐扩大形成结石。
宵夜应该怎么吃,对身体最好
一份合理的宵夜,应该要满足下面这几个标准:
合格夜宵四要素
低脂肪,能力少,营养价值高
易消化,不给肠道增加负担
有一定的饱腹感
食用后不能影响之后的入睡
食材属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比较低的,这样比较好消化,不会给胃带来负担。
另外,夜晚吃的应少油、少盐,油炸煎炒的这类最好就不要了。
如果想要不给入睡造成负担,最好是选择水分偏大、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
另外蛋白质中苏氨酸、色氨酸,以及含有钙质的食物,会有利于安定神经和情绪。
结合这些因素,如果夜晚确实需要进食,下面这些是比较推荐的夜宵。
可以适当吃宵夜的人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睡前可以补充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鸡蛋;
瘦人可以适度补充碳水化合物,同时要经常进行肌肉锻炼;
经常健身的人可以吃一些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脱脂酸奶。
最好不吃宵夜的人
体脂比例较高、体重指数超标的人,进入中老年后健康风险更大,最好不要吃夜宵,以免打破血糖、血脂平衡;
“小胖墩”长大后很容易肥胖,而且孩子的自制力不如成年人,容易养成睡前贪吃的习惯,家长一定要控制他们的饮食;
基础代谢低的易胖体质者通常“喝凉水都长肉”,运动量往往偏少,睡前3小时最好别吃东西。
文字参考:生命时报、丁香医生等
《丛玲带你看名医》团队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