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成为一种家传好习惯。
《朗读者》制作人和主持人董卿:朗读帮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大门,每一个孩子都要出发去看看这个世界,而朗读就是脚下最好的道路。
朗读真的很适合亲子活动。就拿我朋友家孩子来说,没有特别陪伴亲子阅读,专门给她讲故事,只是朗读一些儿童书籍。孩子也不是完全配合,专注力时有时无,要求的指读也没做到。但是3岁到3岁半的时候,突然就能认识很多字了。
朗读给孩子带来的好处
1、有助于开发右脑
大声朗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能帮助孩子养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的诵读习惯,有利于孩子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
2、改变内向性格
大声朗读,能够使一些不爱交流的孩子讲话更大胆、更大声,增强与人沟通交流的自信和热情,内向的性格也就随之而变。
3、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辩论能力
能够就一件事或一个论点辩论,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技能和能力。孩子如果能从小开始进行这项技能的训练,他们将获益多多。而朗读有助于孩子体会到辩论、争论的价值,为孩子培养辩论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4、有助于阅读理解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大声读,使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能刺激孩子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去体验、去占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动地消化和吸收。
5、有利于增强记忆力
大声朗读需要集中精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6、有利于提升写作能力
大声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大声读自己的作品实质是修改完善的过程。所积累的大量词汇、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对于孩子的写作也具有直接的模仿和借鉴作用。
如何让孩子爱上朗读?
1、选择合适的书籍
作为家长,想让孩子爱上朗读,首先就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挑选适合孩子的书籍。如果孩子小,可以帮孩子选择那些朗朗上口,有节奏、有韵律感的儿歌或歌谣。
2、睡前朗读事半功倍
在孩子睡前,身心已经比较放松时,特别适合和孩子一起朗读,安静的环境会让孩子更好更快的沉浸到朗读内容里。
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比如孩子对家长朗读表现出兴趣不大,家长也不要强迫他,可以把朗读时间缩短一些,待孩子有兴趣的时候再慢慢延长时间。
3、朗读应富有感情
朗读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才能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在朗读时,家长注意不要干巴巴地念语句,而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让孩子受到感染。
为了增强互动性,还可以不时停下朗读,让孩子猜猜下面的情节,或者针对故事情节给孩子提问题,这样更能带领孩子融入故事情节。
4、让孩子纠正 “错误”
在朗读中,家长有时可以给孩子一个小小的测试,如故意在孩子熟悉的地方念错主角的名字或其他一些细节。一般孩子发现了家长的“错误”,马上就会纠正,这样也会增加他对阅读的积极性。
5、定时、定量朗读
俗话说得好,“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空;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朗读虽然不至于这样要求严格,但也需要持之以恒。选一个父母孩子都空闲的时间,每天到点就开始大声朗读,让朗读成为一种家传好习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