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生要检查角膜是否发生异状,主要通过角膜染色的方法。
角膜是位于眼睛前段的透明膜薄,厚度约0.5~1mm,虽然很薄,但在结构上却分为五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角膜点染主要发生在上皮细胞层。
角膜作为人体最重要屈光介质,它是透明的,对外部光线具有折射作用,正是因为角膜的透明性,一般的损伤很难看见,所以眼科医生要检查角膜是否发生异状,主要通过角膜染色的方法。
角膜染色法
在眼科众多检查中,角膜染色是最常用的检查角膜损害的方法之一,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角膜炎症浸润或角膜损伤程度以及指导如何用药和疗效观察等。
角膜染色后,医生诊断为角膜白斑
那角膜点染又是什么呢?就是角膜通过荧光素染色后,出现点状的着色,角膜点染说明角膜出现上皮细胞层点状缺损。
尽管角膜上皮细胞拥有较强的自生能力,一些轻度的角膜点染一般可以自行恢复,但一旦角膜点染恶化,可能出现局部角膜上皮片状剥脱、糜烂,增加角膜感染隐患。
如果严重性的角膜点染处理不及时,更容易出现角膜溃疡穿孔等并发症,导致视功能下降和视力丧失等后果。
角膜点染是佩戴角膜塑形镜常见的并发症
角膜塑形镜是目前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科学方法之一,采用逆几何原理,主要是夜间佩戴,对角膜具有挤压、塑形作用。
但是,当角膜塑形镜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时,就非常容易导致角膜点染。
1、镜片出现划痕
在使用角膜塑形镜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原因(指甲太长,用力过猛,错误的清洗手法等)容易导致镜片出现不同程度的划痕,这些划痕可能划伤角膜,直接导致角膜上皮细胞出现损伤。
解决措施:定期修剪指甲,使用无名指指腹放射状清洗镜片,切勿旋转搓洗;摘戴镜片时,身体贴紧桌面边缘,并于桌面放置毛巾起缓冲作用,防止镜片划伤;划痕较多较严重时,建议提前更换镜片。
2、镜片清洁不干净
镜片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就可能出现油脂或者蛋白质沉淀,当镜片清洁不干净时,沉淀物积累多了会降低镜片的透氧性,导致角膜上皮缺氧,进而发生角膜点染。
解决措施: 戴镜前和摘镜后使用护理液认真清洗镜片,并配合使用专门的双氧水、酶清洁剂和去脂质等加强清洁效果。
3、镜片下有异物
当手部未清洁干净或环境灰尘较多时,容易有睫毛、棉絮或粉尘粘附在镜片内表面,戴镜后造成角膜上皮摩擦,出现角膜损伤形成点染。
解决措施: 戴镜前仔细检查镜片,选用不掉絮的纸巾擦手,在干净的环境佩戴镜片。
除了角膜塑形镜镜片的原因,如果自身佩戴不规范,也容易导致角膜点染。
1、戴镜方法错误
由于初期患者动作生疏以及内心恐惧导致镜片边缘划伤角膜。
解决措施: 首先需要佩戴者放松配合,可先在右手食指上滴一滴润滑液或者人工泪液,保持双眼打开,并注视前方,尝试将液体送入眼睛,熟练后再换成镜片带入眼内。
2 、取镜方法错误
角膜塑形镜是夜间佩戴,经过一夜佩戴后,塑形镜与角膜吸附较紧,在未充分润滑的情况下暴力取镜或采用垂直方向取镜等操作均可造成角膜损伤。
解决措施: 取镜前滴润滑液或人工泪液在下眼睑内,正常眨眼1~2分钟后,确认镜片有活动度后即可用吸棒取下。用吸棒吸取镜片时,要让吸棒垂直于镜片较边缘处取下,切忌从正中间吸取,在吸棒吸住镜片后,直接向外取出,不要在角膜上摩擦。
3 左右镜片戴反
大多数角膜塑形镜佩戴者双眼角膜形态或者度数不同,因此双眼镜片的参数也有略微不同,左右镜片戴反可能出现一只眼睛镜片偏紧,另一只镜片偏松,从而导致角膜划伤或缺氧,造成角膜点染。
解决措施:分清镜片颜色规则,佩戴前确认,取镜后左右镜片分别放于指定镜盒方便下次佩戴。
最后泪液质量也是造成角膜点染的重要原因。
当泪液分泌量减少,角膜长时间处于受压状态,影响泪液的交换和氧代谢,导致角膜的供氧不足,出现角膜水肿及角膜上皮细胞脱落等。此外,当佩戴者泪膜状态较差甚至有干眼情况时,镜片容易粘附角膜,导致取镜困难,增加角膜点染几率。
建议这些人可以每天使用人工泪液滴眼,取镜前使镜片充分润滑。也可以通过睑板腺按摩以及热敷缓解眼干症状,从而方便取镜。
角膜点染是一种佩戴角膜塑形镜比较常见的问题,多数症状轻微,患者自身没有感觉或有少许异物感,在规范使用角膜塑形镜后,一般很快自愈。
如果角膜点染问题较严重,在做好角膜塑形镜护理的同时,可配合使用角膜上皮细胞修复药水,对于频繁发生的角膜点染需要尽快就诊,寻找发病原因,及时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