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畅情志是肿瘤治疗的一剂良方
“你肯定生气了!”
“最近着急了,不要想太多!”……….
这些是黄金昶主任门诊时常常警醒患者的话语。
好多患者不禁会问:情绪真的会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吗?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情绪,或者说情志,的确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生命科学及医学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大量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致病原因已不只是物理、化学、生物及遗传等因素,心理因素(情志)也会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我们可以看以下的一些数据。
英国学者对160名伦敦医院接受过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其中非乳腺癌病人中有60%的患者能良好的表达自身情感,控制情绪,而在乳腺癌患者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做到这一点。
另外我国对食道癌的普查发现,患者的发病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患病前有忧虑急躁等情绪表现者,山西占56.5%,河北占69%,山东占64.7%。
国外学者AHSchmale在研究中通过测试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发现病情发展较快的患者多数是过于严肃的、过于焦虑的,具有痛苦敏感和被动的人格。而那些癌症发展较慢的病人,一般具有较好应付紧张的能力。
因此,国内外研究均以已明确情志因素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那么大家是不是很好奇,情志因素是如何影响机体从而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呢?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情志因素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通过心理 -生理学实现的。这条途径就是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轴。
其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情志因素作用的核心环节,不良情绪刺激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进糖皮质激素大量释放,如长期的不良情绪反复刺激,大量糖皮质激素反复蓄积、作用,可全面的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
正常的免疫系统具有监视、抑制和消灭各种突变细胞,尤其是肿瘤细胞的作用,如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那相关的监视、抑制及消灭突变细胞的功能下降,这时就会导致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中医学中情志对机体的影响研究由来已久,不同的情志异常可以损伤不同的脏腑。最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矣。”
唐代孙思邈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语溢,多喜则妄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
故各种情志变化(怒、喜、思、悲、恐、惊等)均会影响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
各种情志改变导致脏腑功能受损,久之则会引起肿瘤的发生。
《灵枢·百病始生》曰:“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腑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
《重订严氏济生方》载“有如忧、思、喜、怒之气,人之所不能无者,过则伤乎五脏,逆于四时,传克不行,乃留结而为五积”。这里的“积”即包括了现代恶性肿瘤疾病。
朱震亨《格致余论》指出:“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积滞,遂成隐核,又名乳岩。”这里的“乳岩”现在多认为是乳腺癌。
《景岳全书·妇人规》有云:“或恚怒伤巧,气逆而血留 ……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癥矣。”这里的“癥”包含恶性肿瘤疾病。
黄金昶教授对情志致病有着深入研究,早在2014年出版的《中医肿瘤外治心悟》中就专门叙述了情志失常是引起肿瘤非常重要的病因,其中生气和情绪压抑是导致肿瘤的最重要的两个精神因素。与情志直接相关的癌症有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肝癌等,腋下淋巴结转移也是情志致病的表现。
而且有意思的是,一些肿瘤标记物的升高也与情志失调密切相关。
比如肝癌病人,有时肿瘤病灶挺稳定,没有进展,但AFP升高,这时与患者沟通就会发现,大多数患者会说,近期心情确实挺烦躁或者郁闷,在治疗时,黄教授就会加用柴胡、郁金、大黄等理气清热药物,这时AFP就能顺利降下来,效果非常好。
CA153是乳腺癌最重要的特异标志物,乳腺癌辨证以肝郁化火、痰凝血瘀多见,常用逍遥散加减取得较好疗效,故CA153和痰、郁有关系,临床中我们观察也发现有时候CA153越高的乳腺癌患者,大多数心情抑郁、情绪不高,治疗时加用郁金、柴胡、青皮、陈皮、胆南星、瓜蒌皮、土贝母等解郁化痰,CA153就能降下来。
情志不仅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而且也能从肿瘤标记物上体现,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面对升高的肿标,情志又会更加负面,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我们团队的治疗理念中首倡“调情志”,大家会发现黄教授在病历本上写的第一条往往就是“调情志”,这也说明条畅情志是治疗肿瘤的第一良方。那么大家肯定想知道如何调呢?
中医经典《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早就给出现了答案,“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短短的十六字已经道出了调节情志的精髓。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自身的调节:
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过度的情志刺激,包括怒、喜、思、悲、恐、惊等,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每天适量运动,控制饮食,培育自身的兴趣爱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其次是医者的引导:
我们作为医者,和患者在一条战线,在我们科就诊的患者不仅能化疗、靶向、免疫等治疗,还会有“话聊”,黄主任常常边看病边安慰道“别着急,我们一起努力,别担心,能解决……黄主任门诊就诊的患者,我们常常看到忧心忡忡进来,带着微笑出门。
有意思的是,临床疗效明显的患者,很多情绪的转变也是比较好的,那么这也说明调畅情志对肿瘤的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针灸微创肿瘤科 张巧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