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CPR)与AED的早期有效配合使用,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最有效的抢救手段。
5月24日,一名乘客在地铁9号线北京西站昏倒,在急救阶段,车站工作人员使用站内配置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与医护人员一起成功救助该名乘客,这是自去年10月27日北京地铁站开始配置AED后,首次使用AED成功救助乘客的案例。
事件回放
出差回京突然晕倒
据北京地铁官方微博,5月24日早5时18分,一名乘客在地铁9号线北京西站晕倒失去意识,车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西站地区120医护人员。急救人员听过描述后,高度怀疑该男子已经心脏骤停。
西城急救中心站7R76车组及时赶到现场,一名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躺在地上,已经丧失意识,车站工作人员正在为该男子进行胸外按压,并将车站内配备的AED连接到了患者的胸前。急救人员随即接手,继续抢救,经过2次使用AED除颤后,5时40分患者呼吸、心率和血压恢复正常。随后,男子被送往附近医院继续治疗。
事后医护人员从男子的同伴处了解到,他是刚刚出差回京,平时身体很好,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时该男子走在最后,大家没注意到他的异常,直到听他说心脏不舒服,才感觉不对劲儿,没走几步他就突然倒地。
紧急抢救
关键的10分17秒
5月24日上午,这台AED的生产厂商调取并分析了抢救数据。数据显示,从清晨5时30分56秒开机,到5时41分13秒关机,AED的使用时间为10分17秒,期间进行了5次心律分析,实施了2次放电操作。
5时31分33秒仪器进行了第1次心律分析,建议除颤。
5时31分41秒实施第一次放电,乘客恢复了自主心律。
5时33分59秒,患者再次发生室颤。
5时36分01秒,仪器进行了第3次心律分析,再次建议除颤。
5时36分09秒实施了第二次放电,乘客恢复了自主心律。之后仪器又进行了两次心律分析,均不建议除颤,说明此时乘客已经恢复了正常心跳。
什么是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视频来源:医路向前巍子
使用步骤如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