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专家说,每抽一口电子烟,你可能离癌症、呼吸系统疾病更近一点点点点…

2021
06/01

+
分享
评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A-
A+

吸烟,就是有害健康,这个没有一点点余地可讲。


今天是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香烟属于一级致癌物,这个大家早已有了共识。但近十来年,有一种“烟”的面市和热销,由于它的抽吸方式和传统烟不太一样,让不少人认为它貌似更健康,或者,没得辣么不健康,于是更加放心、大胆、释然地抽起来——

 

“是三,电子烟都不消打燃火,那些致癌嘞物质肯定挥发不出来!”

“就是得嘛,电子烟也不存在二手烟的问题,对周围嘞人来说完全没得影响!”

“卖电子烟嘞说,抽这个还不得上瘾,我就是因为想戒烟才专门买电子烟来抽的!”

……


讲真,你们这些对于电子烟的认识,都!错!得!离!谱!

 


电子烟不仅含有致癌物质,也有“二手烟”,不仅可能帮不到戒烟,多半还让人烟瘾越来越大!更悬火的是,它对人体造成的长期影响目前仍然是个未知数,所以综合来看,电子烟100%不是你们想象中那么“好”。


为了让大家心服口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病学研究室陈俊副研究员用各种参考文献+大数据来给大家讲讲,为啥你们对电子烟的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



 

电子烟出现至今已有17年了,它的主要原理是电子烟液(烟油)高温加热后产生气溶胶蒸气,抽烟的人使用时就像抽烟一样把气溶胶蒸气吸入肺部。

最近几年市场上又出现了另外一种低温烤制烟丝型“电子烟”(加热不燃烧型烟草制品),因世界卫生组织暂没有将这一类定义为电子烟,所以这一篇里面我们讨论的不包括这一类。

下面,针对大家对电子烟最多的误区分别讲一讲。



 

传统的香烟需燃烧后才能抽吸,烟草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后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比如焦油就是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包含很多有害物质——如苯并芘、镉、砷、β荼、胺、亚硝胺等致癌物质,以及苯酚类、富马酸等促癌物质。

而电子烟不需要燃烧,是通过加热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烟雾也没有焦油,所以不少人以为,电子烟没有这些隐患,抽了也不得致癌。


这里华西专家要说:

电子烟里的致癌物质并不少!


平时吃个烧烤、烫个火锅、吃根油条都要扯到癌的,咋个在电子烟这件事上就双标了喃?再说了,致癌的物质那么多种,哪里又只有焦油这一种呢?


电子烟不燃烧、没有焦油,从这个角度上确实不致癌,但它的加热雾化芯材料,加热后的产物可能含有致癌物质。

虽然不同产品可能使用了不同加热雾化芯材料,有发热丝或导油棉,其中发热丝材料可能有铁铬铝合金、镍铬合金、钛金等,导油棉的材料包括陶瓷芯、棉芯、玻璃纤维等。这些材料在加热氧化后,可能会释放出一些有害物质,和烟雾一起被吸入肺内,引发肺损伤或致癌。


如果大家还是半信半疑,那么再来个强有力的证据——就在5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明确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报告里提到,国外专门研究癌症的机构在对12个电子烟样品进行研究时发现,甲醛检出率100%、乙醛检出率100%、丙烯醛检出率91.67%、邻甲基苯甲醛检出率100%。这些带有“醛”字的鬼东西,都是对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的有害物质,甲醛、乙醛更是明确的致癌物。


所以


每抽一口电子烟,癌症多半会离你近一点点… 



 

香烟让人上瘾,主要就是尼古丁这个东西,虽然电子烟中也含有尼古丁,但因浓度可以调节,很多人就认为,对没抽过烟的人来说抽电子烟不得上瘾,而对已经有烟瘾的人来说,使用电子烟可以逐渐使自己减少对尼古丁的依赖,甚至戒烟。

华西专家想说:

有这些想法的人怕都是在做梦!


首先,电子烟的尼古丁浓度从0mg/mL到36mg/mL不等,而36mg/mL的浓度已经相当于一根传统香烟尼古丁浓度的3倍。近两年还有电子烟用尼古丁盐替代尼古丁,尼古丁盐相对更加稳定、更易于溶解,所以有些电子烟液中的尼古丁浓度高达60 mg/mL甚至更高。更关键的是,这个浓度选择全靠自己!

我的个天,你们明明就是管不住自己才戒不了烟的啊,难道换根烟叼起就管住自己了?!所以吸电子烟的人,可能不知不觉中比吸传统香烟摄入了更多的尼古丁。


其次,那些抽电子烟的人,请摸到你个人的肺想一哈,未必你们抽电子烟吸进去的不是尼古丁?尤其是一些年轻娃儿,以为抽电子烟≠抽烟,就放心嘞伙到同学、朋友一起抽。给你们说,电子烟中的尼古丁不仅会让你们上瘾,还可能会影响大脑发育,青春期使用会对青少年的注意力、学习、情绪等产生影响。


还有,对那些想要通过抽电子烟减少烟瘾甚至达到戒烟目的的人来说,就更是自欺欺人了。目前没有确凿证据支持,使用电子烟可有助于提高戒烟率这些人原本一天要抽半包香烟,但用了电子烟后,就会控制让自己少抽5根香烟,这样他们自以为,以香烟+电子烟的组合,对身体的伤害肯定是小于之前的。

但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1+1≥2!还是《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中说嘞,大多数电子烟使用者同时都会使用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会出现两种或多种产品导致的健康危害叠加。

哦,假巴意思以为电子烟没得危害,然后随时拿出来整两口,结果一天算下来,多半比原来吸入了更多的尼古丁好吗!

 


所以


每多抽一口电子烟,尼古丁也会离你近一点点……



 

由于抽电子烟时没有了燃烧后产生的测流烟雾,只有吸电子烟的人呼出的气,相比之下烟子和味道确实小了些,就有很多人以为电子烟不存在二手烟的问题。


华西专家忍不住想说:

抽电子烟的人,

未必你们体内自带空气净化器,

把呼出来的气直接过滤了?!


二手烟的危害在于,烟草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固体悬浮颗粒物,从PM1.0~PM10都有,这些固体颗粒被吸进人体,粘附在喉咙、气管、肺部等地方沉积,是无法分解的,长年累月下来,就会诱发喉癌、气管癌、肺癌等疾病。


电子烟烟液雾化后产生的颗粒,固体颗粒含量很少,主要以气溶胶或液态颗粒为主,但前面我们提了,电子烟有这么多致癌物质,即使呼出的是大家说的“水蒸气”,同样也含有这些有害物质,空气中尼古丁、甲醛、乙醛、PM1.0、PM2.5等物质的浓度,都会比没有电子烟的环境中高很多!你们说,这些不属于二手烟是啥子呢?!


虽然现在对电子烟的“二手烟”危害还没有确切的研究结果,但这并不等于说电子烟没有二手烟,更不能说电子烟的烟气就对人体没有影响!


所以


每多抽一口电子烟,二手烟也会离你和周围的人近一点点……



 

虽然前面我们讲清楚了,电子烟含有致癌物质、可能导致成瘾、可能释放“二手烟”,但可能还是有犟拐拐要说,香烟的有害物质好几千种,再咋个说抽电子烟的危害还是比香烟小。

华西专家要客观地说:

不见得!


关于香烟对人体伤害的相关研究已经很多年了,结论也比较确切,而电子烟的研究还属于进行时,不能拿我们未知的和已知的来比较,不公平。

 


下面,我们客观地将电子烟和香烟作科学比较,有些内幕吃瓜群众或吃烟群众真的还不晓得——

1.

由于燃烧和加热方式不同,香烟的有害成分跟电子烟不一样

第一

因为电子烟不燃烧,而是加热雾化,一般雾化温度控制在250-350℃,这个温度相对于普通烟草的700-800℃要低的多。传统烟草燃烧或不完全燃烧后产生的如尼古丁、亚甲基亚硝胺、丙烯腈、镉、萘、芘等易致瘾、致病或致癌的物质,虽然在电子烟雾中并不能完全避免,但浓度要低一些。

第二

普通烟草可产生大量固体颗粒,被吸入后会诱发各种疾病,但电子烟烟液加热雾化后产生的固体颗粒含量很少,主要以气溶胶或液态颗粒为主。

但是

大家都晓得一般转折就不是啥子好事情!

↓↓↓


2.

从电子烟液的成分来看,存在未知的危害!

虽然电子烟与传统香烟含的有毒物质不一样,但其毒副作用还与各自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有关,不能说因为电子烟中所含的有毒物质种类少,它就没有害处或者绝对比香烟的害处少,就光从电子烟的成分来看,就潜在很多的危害。


2019年在美国青少年中爆发了电子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研究发现可能与电子烟的成分之一维生素E醋酸酯经高温降解后释放的毒性物质相关。


一般电子烟液中含有尼古丁或四氢大麻酚、稀释剂或溶解剂(包括丙二醇、植物甘油)、调味香料或香精,不同厂商生产的电子烟油化学成分差异很大,调配的成分比例也会有所不同。


No.甘油

在生活中很常见,作为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但如果甘油含有杂质较高时,这些不明杂质要么堆积在发热丝上面形成沉积,要么随着蒸汽进入肺部,并对支气管粘膜产生刺激甚至滞留在支气管粘膜之中。


No.丙二醇

在工业中主要作为防冻剂,加湿剂和食品添加剂,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下,食用是安全的,但作为烟雾吸入大量丙二醇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虽然丙二醇有一定挥发性,可能随着呼吸排出体外,但这种间歇刺激对健康的长期影响目前没有定论。


No.调味香料和香精

为了让抽电子烟的人有更好的口感,电子烟中都会加入香料、香精。每款烟油里涉及的香精成分可能多达几百种,有天然的也有合成的。

这些香精的风险在于其使用和配比时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可能存在不同香精之间产生一部分化学反应生成不明物质,而这种不晓得是啥子东西的物质在加热条件下可能会裂解生成其他不明物质或有害物质。

有研究表明,至少有65种香精在加热后可以产生有毒物质,并对呼吸系统、心血管循环系统、骨骼系统和皮肤产生影响。


此外,电子烟还可能存在生物污染的问题,也就是说里面可能会有细菌、病毒等。你想哈嘛,电子烟油宣称的保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如果厂家没有严格进行无菌灌装、或超过保质期、或开封后没有及时使用,出现生物污染是很有可能的!


“但电子烟在用的时候也要高温加热的嘛,不就正好杀菌了吗?”

看嘛,这就是不专nie的人发bia言了,细菌和病毒没有你们想得那么脆弱,在加热时不一定会被高温杀死(何况这个高温还没得好高),它们可能随着雾气进入肺内产生感染。

 

所以


每多抽一口电子烟,你就离那些鬼眯日眼的X物质更近一点点……



 

1. 电子烟对身体绝对有害!

2. 目前电子烟市场混乱,不同厂商使用的材料、成分不同,导致加热后产生的烟雾所含成分也不同,让电子烟的危害更加难以预测和判断。

3. 对于下定决心要戒烟的人,建议去医院“戒烟门诊”就诊,在医生建议下可考虑选用尼古丁替代治疗、尼古丁受体拮抗药物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经临床验证有效的辅助方式进行戒烟。

4. 不抽烟也没有接触过电子烟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千万不要去碰!

5. 公共场所不要抽电子烟。

 

 






吸烟,就是有害健康,这个没有一点点余地可讲。

差一点点就不会遭慢阻肺了,差一点点就不会得肺癌了,差一点点就不会死了?

当你有一天面临疾病和死亡威胁的时候,

谁会给你预留余地,一点点?

 

   

很长的参考文献 

1. Münzel, T., et al., Effects of tobacco cigarettes, e-cigarettes, and waterpipe smoking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41(41): p. 4057-4070.

2. Stefaniak, A., et al., Toxicology of flavoring- and cannabis-containing e-liquids used in electronic delivery systems.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1. 224: p. 107838.

3. Bonner, E., et al., The chemistry and toxicology of vaping.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1. 225: p. 107837.

4. McNeil, A., et al., E-cigarettes: an evidence update. A report commissioned by Public Health England. Public Health England, 2015. 111.

5. Eissenberg, T., et al., Invalidity of an Oft-Cited Estimate of the Relative Harms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20. 110(2): p. 161-162.

6. Münzel, T., et al., Is vaping better than smoking cigarette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41(28): p. 2612-2614.

7. Werner, A., et al., Hospitalizations and Deaths Associated with EVALI.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382(17): p. 1589-1598.

8. Reagan-Steiner, S., et al., Pathological findings in suspected cases of e-cigarette, or vaping, product use-associated lung injury (EVALI): a case series.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2020. 8(12): p. 1219-1232.

9. Kligerman, S., et al., CT Findings and Patterns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or Vaping Product Use-Associated Lung Injury (EVALI), A Multicenter Cohort of 160 Cases. Chest, 2021.

10. Poschenrieder, F., et al., E-cigarette-induced lung disease: from acute to chronic. Lancet (London, England), 2020. 396(10250): p. 564.

11. Rice, S., et al., Guidance on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or Vaping-Associated Lung Injury.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2020. 15(11): p. 1727-1737.

12. Attfield, K., et al., Potential of Ethenone (Ketene) to Contribute to Electronic Cigarette, or Vaping, Product Use-associated Lung Injury.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20. 202(8): p. 1187-1189.

13. Stanbrook, M. and J. Drazen, Vaping-Induced Lung Disease - A Look Forward by Looking Back.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382(17): p. 1649-1650.

14. Hartmann-Boyce, J., et al., Electronic cigarettes for smoking cessation.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1. 4: p. CD010216.

15. Kalkhoran, S. and S. Glantz, E-cigarettes and smoking cessation in real-world and clinical setting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2016. 4(2): p. 116-28.

16. 李晟姝, et al., 北京市吸烟人群使用电子烟情况的调查. 中国临床医生, 2015. 3: p. 47-49.

17. Krist, A., et al., Interventions for Tobacco Smoking Cessation in Adults, Including Pregnant Persons: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JAMA, 2021. 325(3): p. 265-279.

18. Middlekauff, H.,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2020. 17(7): p. 379-381.

19. Kavousi, M., et al., Electronic cigarettes and health with special focus on cardiovascular effects: position paper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EAPC).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020.


(本文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病学研究室陈俊副研究员,图片源自网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呼吸系统,电子烟,尼古丁,二手烟,香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