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新冠疫情期间居家政策与城市犯罪下降37%有关

2021
06/04

+
分享
评论
生物世界
A-
A+

新冠疫情期间一些地区的居家隔离政策,导致了空气质量改善,从而减少了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隔离政策导致出行减少,同样减少了车祸死亡人数。



撰文 | 王聪
编辑 | nagashi
排版 | 水成文


2019年底出现的新冠疫情大流行,对全世界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对粮食系统、全球经济、贫困、卫生以及贸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除了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以外,许多康复者出现了后遗症,将持续影响人类健康。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新冠疫情还将继续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新冠疫情期间一些地区的居家隔离政策,导致了空气质量改善,从而减少了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隔离政策导致出行减少,同样减少了车祸死亡人数。


2021年6月2日,荷兰乌德勒支大学 Amy Nivette 领衔的多国研究团队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Human Behaviour 期刊发表了题为:A glob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OVID-19 stay-at-home restrictions on crim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因为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而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的居家政策与23个国家的27个城市中平均犯罪率下降37%有关。




世界各国政府因为COVID-19大流行而实施了封城等措施,这对人们的生活已经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仍将继续。但在全球范围内,尚不清楚这些政策会如何影响城市犯罪状况。


Amy Nivette 等人分析了美国、欧洲、中东和亚洲23个国家共27个城市的每日犯罪案例。通过与每个城市此前的犯罪水平做比较,这些数据被用于评估封城对六类警方记录的犯罪的影响,包括袭击偷窃入室盗窃抢劫车辆盗窃故意杀人


这27个城市分别是巴塞罗那(西班牙)利马(秘鲁)里约热内卢(巴西)、门多萨(阿根廷)墨西哥城(墨西哥)布里斯班(澳大利亚)旧金山(美国)芝加哥(美国)瓜亚基尔(厄瓜多尔)多伦多(加拿大)蒙得维的亚(乌拉圭)苏黎世(瑞士)、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圣保罗(巴西)特拉维夫(以色列)汉诺威(德国)阿姆斯特丹(荷兰)(爱沙尼亚)伦敦(英国)马尔默(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奥克兰(新西兰)首尔(韩国)


尽管各个城市、不同犯罪类型间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居家政策与犯罪率下降37%有关


平均下降幅度最小的是故意杀人(14%),最大的是抢劫(46%)偷盗(47%)入室盗窃(28%)偷车(37%)袭击(35%)亦有所下降。对公共空间的行动施加更严格的限制,可预测到犯罪率下降更多。



总体来看,城市居家政策实施越严格,犯罪率下降幅度越大。



研究团队表示,一些因素可以解释为何故意杀人类型犯罪下降较低。因为在许多国家,相当比例的故意杀人都发生在家庭环境下,因此不太受到居家规定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有许多故意杀人与有组织犯罪、帮派冲突或贩毒有关,这些群体的行动可能较少受到那些不参与有组织犯罪的人的日常生活影响。


研究团队还提出,进一步研究应深挖城市犯罪更长期的动态机制,使用全球更多城市收集的数据,还需要评估封城措施对特定地区(如犯罪热点地区)犯罪模式的影响。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21-01139-z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赫尔辛基,犯罪率,新冠,疫情,政策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