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制剂选用指导-这10点要掌握

2021
06/18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临床应用益生菌制剂需遵从指南、避免滥用,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正确选用制剂。


益生菌制剂临床常用,但给患者开药时,一部分患者可能会谈“菌”色变,如何做好用药交待?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益生菌制剂的10大要点。

 
1.益生菌和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 当给予足够量时可赋予宿主健康益处的活的微生物 (2014版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的定义)。

益生菌制剂:含有益生菌的产品,其中会含有添加剂(如赋形剂、防腐剂、添加剂、稳定剂等)。
 
2.益生菌的分类


按菌株的来源和作用方式分类:

  • 原籍菌制剂: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原籍菌群,服用后可直接补充原籍菌而发挥作用,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


  • 共生菌制剂: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外,与人体原籍菌有共生作用,服用后能促进原籍菌的生长与繁殖,或直接发挥作用,如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


  • 真菌制剂: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如布拉氏酵母菌。


按生存条件分类:

  • 厌氧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


  •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粪链球菌和屎肠球菌)、地衣芽孢杆菌;


  • 需氧菌:枯草芽孢杆菌。


3.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①益生菌在肠道内广泛分布和迅速增殖,形成保护菌膜,从生存空间上排挤致病菌;

②益生菌可刺激人体肠道分泌免疫因子,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③益生菌代谢产物可抑制致病菌生长;

④益生菌在代谢中分泌的短链脂肪酸可促进肠道的蠕动;

⑤益生菌在肠道内的增殖及代谢产物提高了肠腔内的渗透压,使肠道内水分得到保持。

4.常见的益生菌制剂


截止到目前,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了30多种益生菌制剂上市。 下表中列举了几种常用的益生菌制剂,供参考。

表 常见的益生菌制剂

 
5.益生菌制剂的保存


由于益生菌是活菌,储存方式不当易致失活,通常大多数的益生菌制剂都要求遮光、密闭、2-8℃处存放。

6.益生菌的服用


益生菌服用时间能影响活菌到达肠道的数量,最好饭后半小时内服用,因饭后胃酸浓度降低,更有利于活菌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一旦冲好就要尽快服用。

粉末状的益生菌原本处于休眠状态,遇到水就“活过来”了。此时,就会被空气中的氧气影响。服用益生菌应用温水服用,水温不宜超过40℃,避免益生菌受热失活引起活性降低或丧失。
 
7.益生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益生菌与吸附剂等:服用蒙脱石、药用炭等具有吸附作用的药物时,应间隔至少1小时,避免益生菌被吸附排出体外。

益生菌与抗菌药物:益生菌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若需同时应用抗菌药物,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3h以上。布拉氏酵母菌属于真菌属,对抗细菌药物不敏感可同时使用,且不可与全身性或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片、咪康唑胶囊、氟康唑片等)同时使用,不宜与某些喹啉类衍生物合用。

益生菌与其他药物:不宜与鞣酸、铋剂、酊剂、氢氧化铝等同服,以免其抑制或杀灭益生菌。

8.益生菌的联合用药


益生菌制剂是可以联合使用的,但使用时要明确不同益生菌之间的差异,针对性选用药品,以达到互相协同,扬长避短的效果。 常见搭配包括:

  • 酪酸梭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酪酸梭菌不但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共生并促进繁殖,还可产生维生素B及酪酸,而酪酸为肠上皮组织再生的重要能源之一,起到修复的作用。


  • 双歧杆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芽孢杆菌是需氧菌,繁殖时大量吸收肠腔内的氧气,可提供厌氧环境,在抑制需氧性病原菌生长的同时利于有益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生长。


  • 乳酸菌制剂+布拉氏酵母菌制剂:乳酸菌可抑制腐败菌的繁殖、防止肠内发酵,从而减少胀气、促进消化,并且在肠内繁殖产生乳酸,这种酸性环境有利于喜酸环境的酵母菌生长。

 
9.以下几种情况不建议服用益生菌


①对益生菌制剂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

②肠道梗阻患者(可能导致肠蠕动亢进引发肠穿孔);

③消化道溃疡(包括口腔溃疡)、恶性肿瘤患者(活菌可能从溃疡面进入血液增殖,引发菌血症);

④腹泻急性发作期(腹泻急性发作常伴随电解质紊乱,应先补水盐再补糖分,后根据需要抗菌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再服用益生菌调理);

⑤饮酒或服用酊剂后。
 
10.益生菌制剂的安全性


益生菌制剂比较安全,多数患者服用后无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出现过胃肠不适。虽然益生菌制剂对人体健康能产生有益作用,但其作为药品,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服用,长期使用。

临床应用益生菌制剂需遵从指南、避免滥用,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正确选用制剂。

-THE END-


来源:      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益生菌,肠道,药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