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次CT,你会受到多少辐射?

2021
06/17

+
分享
评论
浙大二院
A-
A+

对于儿童这一类高辐射敏感性人群,进行放射检查时应当慎重。尽量避免儿童过早过多的接受放射检查,然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能因为惧怕辐射而贻误病情,耽误治疗,还是需要遵照医嘱,合理选择放射检查。总体来说,儿童放射检查的射线量很小。


  影像科到底哪些检查有辐射?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这些检查的辐射剂量有多少?

  在放射科等候区是不是也有辐射?

  儿童是否能做这些有辐射的影像检查?如何做好防护?

■  ......

这些都是患者在浙大二院放射科门诊和“浙二好医生”平台上经常咨询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一一解答。

 

首先我们影像科有以下几类检查项目:普通X线摄影、超声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


这其中超声和MRI检查不含电离辐射,其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电离辐射。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辐射,不仅仅存在于放射检查中,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各式各样的辐射家庭装修用的大理石、花岗石;机场、地铁安检仪;乘飞机到达高空;甚至香烟中也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钋210。我们喝的水、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中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甚至人体内也有相当量的放射性元素。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天然本底辐射(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辐射)水平对健康没有影响。对一般人来说,每年的正常因环境本底辐射(主要是空气中的氡)摄取量是大概约3mSv/年。这些自然生态的辐射线,就像空气一般存在人类的生活空间里。

 

但当受到一定剂量辐射照射,人体会受到明显损伤,感到疲劳、呕吐、食欲减退等;受到大剂量辐射照射时,人体会发生严重的射线疾病,如骨骼和骨度遭到破坏,并伴有内出血、腹泻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有研究表明,只有遭受100mSv以上的辐射量,人体患癌的概率才会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放射检查其实并非那么可怕

打个比方

拍一张胸片(0.1mSv)

只相当于10天的日常本底照射剂量


一次筛查肺癌的低剂量CT辐射量

约为1mSv 甚至更低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谈辐色变”

一般建议接受的辐射低于5mSv/年


对于医院等场所的放射工作人员来说

最多不能超过20mSv/年


在放射科等候区是不是也有辐射?

这么说吧,放射科的墙是加厚的,涂料里掺有可以屏蔽辐射的硫酸钡,门窗则用铅板内嵌制成,完全可以屏蔽辐射!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会想问:

那拍完X线后,会不会影响怀孕啊?

有人说拍完X线半年不能怀孕,否则容易畸形?

 

正儿八经来辟个谣!


正如上面所说,用于X线诊断的辐射剂量很低,且在X线、CT检查时,放射科工作人员均会对性腺用铅围裙遮盖来保护。美国妇产科学院关于孕期X线检查指南表明,低于50mSv的X线照射不会造成胎儿损伤或畸胎。


国际上说的“孕早期全或无”的理论,即在孕4周之前用药或者照射X光,对肚子里宝宝的结果影响只有两个,第一种是宝宝接受了全部不利的结果,自然流产;第二种没有受到不利影响,自然正常生长下去。所以如果没有流产的征象,就可以放心地将孩子生下来。

 


到底这些影像检查辐射剂量有多少?

下方的剂量对照表给出了答案。这是ACR、RSNA等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常见成人影像学检查平均辐射剂量的参考值,对大家一定会有帮助。


如1次腹部或盆腔CT检查,平均有效剂量是10mSv,相当于3年的自然本底辐射。

 
 
 
 

现有证据表明,在放射成像剂量下罹患癌症的几率是下降的而不是增加。原子弹幸存者寿命研究的数据显示低于200mGy剂量具有致癌性是不成立的

 

一个典型的CT扫描的有效剂量约10mSv;PET / CT脑扫描大约5-7mSv;常规全身F-18 FDG PET/CT扫描约25mSv。因此,在对儿童或成人进行的医学影像检查所采用的低剂量造成恐惧或逃避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反之,由于检查时剂量不足导致的误诊以及由于恐惧而不去作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所带来(延误诊断)的实际风险,才应该是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儿童是否能做这些有辐射的影像检查?

如何做好防护?

近年来,放射诊疗已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小朋友也难免会有生病的时候,有的时候也需要拍张X光或CT片子看看。一些儿科疾病如小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骨关节发育不全、颅内疾病等需要做放射检查诊断。对儿童而言,影像学检查仍然是“利大于弊”。

 

对于儿童这一类高辐射敏感性人进行放射检查时应当慎重。尽量避免儿童过早过多的接受放射检查,然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能因为惧怕辐射而贻误病情,耽误治疗,还是需要遵照医嘱,合理选择放射检查。总体来说,儿童放射检查的射线量很小。


在拍摄髋关节、腰骶椎等部位时用铅衣遮盖胸部和上腹部,用特制的铅衣遮盖患儿睾丸(卵巢);在拍摄胸部时用铅衣遮盖中下腹部,用铅衣围脖盖患儿颈部,以防止甲状腺、生殖腺受直接照射。同时注意体位防护,拍上肢各部位时常取侧坐位,使性腺器官避开直接照射;颅区面颊部位尽量采用后前位投照,减少对晶状体的受照剂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CT扫描,放射科,辐射,剂量,检查,X线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