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在皮肤科应用指南

2021
06/21

+
分享
评论
西京皮肤张海龙
A-
A+

合理使用护肤品不仅能够发挥修复皮肤屏障和缓解炎症等作用,还能减轻皮肤干燥、灼热、瘙痒等症状,减少药物用量,预防皮肤病复发,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合理使用护肤品不仅能够发挥修复皮肤屏障和缓解炎症等作用,还能减轻皮肤干燥、灼热、瘙痒等症状,减少药物用量,预防皮肤病复发,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概念


化妆品:以涂搽、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 甲、口唇等) ,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品。我国新的法规将牙膏、漱口水等口腔清洁和保健用品也划入了化妆品的范畴。 


护肤品:按照上述定义,护肤品是用于皮肤及其附属器的化妆品,是化妆品中的主要类别。故在本文中,下面涉及的各类化妆品统称为护肤品。 


医学护肤品 


我国学者将“cosmeceuticals”翻译为“药妆”、“功能性化妆品”或“活性化妆品”等,我国的多数皮肤科医师将用于临床上的这些产品称为“医学护肤品”或“医用护肤品”。尽管理解和翻译有一定的差别,但是近20年来,有较多的有化妆品功效的护肤品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资料。 


临床使用的护肤品应该具有以下的特性:


 

1

更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的护肤品更强调配方的精简和原料的严格筛选,并强调不含或尽量少含易损伤皮肤或引起皮肤过敏的物质,如色素、香料、防腐剂、刺激性大的表面活性剂等;

2

明确的功效性: 依据不同类型皮肤生理特点及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研发,其产品成分作用机制明确,已经过各类试验证实,对一些皮肤病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3

临床验证: 上市前已通过人体试验,验证了产品的临床功效和安全性,以保证产品刺激性更小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更低等。


临床常用护肤品的类别


依据产品说明书上描述的功效,我们可将皮肤科临床使用的护肤品大致归为以下几类。


清洁类:临床上应用的清洁产品一般选用性质温和的表面活性剂对皮肤刺激性小多关注产品的理化性状如pH其组分添加了如洋甘菊马齿苋天然活泉水保湿因子等从而兼有清洁和舒缓作用可达到缓解皮肤干燥紧绷等效果。 


保湿和皮肤屏障修复类: 该类护肤品常通过以下多个途径对皮肤发挥保湿和滋润作用: 括甘油丁二醇乳酸钠尿素等一些小分子物质从环境中吸收水分,使皮肤角质层由内而外的形成水浓度梯以补充从角质层散发而丢失的水分;封闭剂原料(如脂肪酸、凡士林,芦荟等)能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性的薄层油膜,有加固皮肤屏障的作用;添加与表皮真皮成分相同或相似的仿生原料补充皮肤天然成分的不足增强自身保湿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如天然保湿因子; 脂质屏障剂神经酰胺; 生物大分子如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


舒缓类: 该类护肤品含有一定抗炎抗刺激抗氧化等作用的成分如芦荟马齿苋洋甘菊甘草提取物α-红没药醇等具有较好的辅助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控油和抗粉刺类: 添加锌维生素B月见草丹参酮榆绣线菊重楼提取物等具有抑制皮脂腺分泌功能的组分从而具有减少油脂分泌的作用其含有低浓度的水杨酸果酸视黄醛等组分还具有一定的溶解角栓和粉刺作用等从而良好的改善油性皮肤的不适症状。 


美白祛斑类:添加熊果苷甘草黄酮氨甲环酸维生素C绿茶滇山茶提取物等活性美白成分后其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等的作用而达到美白祛斑和减少色素沉着的功效。 


防晒类:添加二氧化钛二苯甲酮3等防晒剂后其通过物理性遮盖散射光线或化学性吸收紫外线来延缓皮肤光老化并预防光皮肤病的发生


促进创面愈合类:添加芦荟多肽氨基酸透明质酸等成分后可促进激光微创术后创面的愈合。 


嫩肤和抗皱类:添加维生素E绿茶提取物等抗氧化剂维生素A类似物或人参黄芪灵芝提取物等可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功能起到了嫩肤和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遮瑕类:添加不透明的原料如滑石粉高岭土等矿物粉后可起到遮盖瑕疵和美化皮肤质地的作用。 


其他:添加了抑制汗液分泌和抗菌原料的护肤品可用于改善多汗症和腋臭添加了激活毛囊代谢的成分可达到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如今随着化妆品科学技术的迅速进展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护肤品应用于临床


护肤品作为辅助性治疗用品应用于临床的常见病种


皮肤屏障受损性的皮肤病主要包括如下疾病: 


①干燥性皮肤病: 如特应性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症等; 



②红斑鳞屑性疾病: 如银屑病、毛发红糠疹、红皮病等; 



③面部皮炎: 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玫瑰痤疮) 、口周皮炎、慢性剥脱性唇炎等; 



④角化异常的皮肤病: 如鱼鳞病、毛周角化症、剥脱性角质松解等; 



⑤药物导致的皮肤干燥脱屑: 如维甲酸、过氧化苯甲酰等; 



⑥生理性皮肤干燥: 主要见于老年人或季节气候变化造成的皮肤干燥。以上 疾病多选择舒缓类、清洁类、保湿和皮肤屏障修复类的护肤品。


敏感性皮肤主要包括如下疾病: ①敏感性或不耐受性亚健康皮肤; ②劣质化妆品或化妆品使用不当致皮肤屏障破坏; ③医源性,如激光等微创术后,各种药物治疗造成的皮肤不耐受,如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以上疾病也多选择舒缓类、清洁类、保湿或皮肤屏障修复类的护肤品。 


皮脂溢出性皮肤病主要包括如下疾病: 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玫瑰痤疮) 等皮肤病。以上疾病多选择控油类、清洁类,控油和抗粉刺类护肤品,舒缓类或皮肤屏障修复类护肤品也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色素性皮肤病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如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黑变病等,该类疾病辅助应用美白祛斑类护肤品,并配合保湿类、舒缓类护肤品进行基础护理,外涂防晒霜等有明显的疗效。色素减退性皮肤病,如白癜风等,在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可选用遮瑕类护肤品掩盖皮损。


光皮肤病包括光敏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皮肤光老化等。护肤品选择原则为强调防晒功能,同时应用保湿剂改善皮肤干燥、脱屑的症状。临床上嫩肤类产品就用于延缓皮肤的光老化。 


激光等微创术后的皮肤护理该类情况的护肤品选择: 舒缓类、清洁类,舒缓类湿敷面膜、保湿类或皮肤屏障保护类产品用于基础护理。促进创面愈合的护肤品可加速皮肤修复功能,急性期后也要使用防晒类护肤品。 


其他 对腋臭和多汗症可使用抑臭止汗类护肤品,某些类型脱发患者可使用育发类护肤品。


应用护肤品的注意事项


首先,皮肤科医生必须了解护肤品的种类和各自的作用机制,掌握其中各主要功效原料的基本特性和各种剂型护肤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同时要其熟悉批准文号和产品全成份标识,拒绝夸大护肤品功效的宣传,对生产护肤品所必须的证件不齐的假冒伪劣产品禁止使用。第二: 根据患者年龄、皮肤类型、皮肤疾病的性质等情况合理地选择护肤品。第三: 对患者加强科普教育,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对普及护肤品功效和使用方法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最后,接诊医生和护士要及时了解患者使用护肤产品后的情况,如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停用护肤品,并积极予以对症处理。


参考文献:


[1]李利,何黎,刘玮.护肤品皮肤科应用指南[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29(6):553-555.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护肤品,化妆品,皮肤病,清洁类,屏障,功效,保湿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