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医院杨德林教授:中国功能医学临床技术践行者

2021
12/24

+
分享
评论
医友艾国华
A-
A+

功能医学和临床医学融合发展,在国外逐渐得到三甲医院医生的认可和追崇。

作者:经纬

9491624099374710

功能医学传入国内近20年间,这个名词在国内并不常见诸媒体,大众亦比较陌生,甚至大部分临床医生也不知晓。而今天我们采访的这位教授,是一位来自国内顶级三甲医院的临床医生,却在功能医学的探索实践中辛勤耕耘了十余载,他就是上海华山医院高等协和病房杨德林教授。

功能医学初认识

功能医学既不是一门新的医学学科,也不是一个新的医学分支,它并不会从根本上彻底颠覆我们目前对生物医学科学的认知。相反,功能医学只是医学的一个新兴模式,它更多地是探索生理生化机制改变所引起的功能失衡。

有人称它为“西医里的中医”,是整体医学、系统论,以人为中心,诊断评估以生理生化为基础,属于医学范畴中精准预防医学。

功能医学同样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的医学学科,需要从业者具有扎实的一线临床知识,而且必须是全面的、深度的、广博的,需要专门学习和深入研究的,不是通过学了几节课时就能掌握用于临床技术。

十多年前功能医学刚传入国内之时,国内缺少训练有素的功能医学医生,大部分都是健康管理机构东拼西凑式,小作坊式非医疗人员进行服务,因此功能医学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并没发挥出来,更有甚者打着功能医学的名号在做着伪科学的、欺骗大众的工作,造成很多社会负面影响,至今这个余毒尚未完全清除。

毅然从神经外科转向功能医学

问起杨教授为什么要践行功能医学,还是要从自己的学医初心开始。

和很多少年想学医救人一样,儿时的杨德林,理想是学医成为一名能够治疗肿瘤的医生。家中几位亲戚皆因癌症未活过49岁,因此癌症在少年的心里刻下了死神的烙印。

但在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后,杨德林却选择了当时技术难度很大的神经外科,此时国内有两所顶尖神经外科医院与国际顶尖神经外科接轨,其中就有上海华山医院。于是在2003年哈医博士毕业后,作为引进人才来到上海,2005年杨德林博士进入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博士后流动站。

杨教授在博士后出站后,即扎根在第一线临床,在华山医院的神经外科工作非常劳累,手术和工作强度巨大,有时遇到紧急情况还需要半夜2-3点起来做手术,工作餐永远在5分钟内解决战斗。

长期不良的工作作息和高强度劳动整垮了身体,导致原发性高血压不吃药物无法控制,而药物的副作用又导致疲劳,杨教授发现工作效率下降。年龄也渐长,家人此时发现了乳腺肿瘤问题,甚至生存压力剧增。这些成了不得不面对的紧迫问题。

儿时就立下以学医救人、战胜肿瘤死神的志向,在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时并没有放弃对肿瘤疾病的研究,神经外科大部分疾病也是与肿瘤相关,杨教授一直在关注这方面治疗和研究。

当身边亲人罹患肿瘤时,作为医生,杨教授感到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来解决这个问题。期初在医院治疗效果并不好,乳腺肿瘤不到一定的分级是只能随访,但是伴随着各种更年期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后面经过不断的研究,了解了同源激素替代疗法能解决更年期女性乳腺肿瘤及各类健康问题,杨教授亲人在最终功能医学的帮助下战胜乳腺肿瘤,一直到今日没有复发健康状态良好。

此后认识到这个临床技术价值,开始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到BHRT疗法发源地美国游学学习和实践,刚开始并不知道这种临床技术和理念称之为功能医学,后来通过了解国内健康消费市场,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功能医学的一部分。从此,杨教授就一头扎进了功能医学的海洋,希望和临床技术深度融合起来,为更多的疑难患者排忧解难。

医生的价值和使命,在于造福更多人

十年前,经过家里亲人的那些事情后,杨教授开始功能医学的临床技术实践,边学边研究,但内心还是非常纠结的,毕竟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强大的学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以及自己的学术沉淀来之不易。

当向老师徐启武教授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后,这位神经外科泰斗级人物也非常支持杨教授转向功能医学的学术发展路线。杨教授毅然放弃编制内非常好的晋升机会,从此在华山医院高等协和病房开展功能医学临床服务工作。

52561624099428326

在病房,初期指导术后病人解决肿瘤康复问题,许多患者出院后仍能听从指导进行功能医学的康复。

后来开始研究自己的长期高血压问题,后来不再需要服药,血压异常解决了。渐渐的在院内案例越来越多,同时,华山医院内部的医生和护士也开始寻求杨教授解决长期慢病问题,慢慢变成了医生的医生。

医护人员其实是健康隐患极其严重的群体。曾有一位从医20年的麻醉科医生,由于长期加班饮食不节,体检发现蛋白尿,肾脏穿刺诊断为 IgA肾病,直接宣判了麻醉科医生的职业生涯中断,还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不适合紧张高压力工作,但是后来在杨教授帮助下,通过功能医学修复肠道,摄入定量锌、B3、D3,免疫功能调节同时生活方式处方减压、抗氧化,逐渐药物减量,治疗1个月后实验室检测蛋白尿转阴,又重新投入医疗工作中。

当越来越多治病救人的医生了解到功能医学后,都开始找杨教授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功能医学这门曾经在民间野蛮生长的医学分类,开始获得了华山医院等顶级三甲医院的医生同行们的青睐。

杨教授的团队也逐渐扩大,他们敏锐地感觉到,在临床领域推广功能医学的时机成熟了。

中国首届功能医学临床技术大会

随着越来越多三甲医院的医生同行们学习功能医学,杨教授想把功能医学和临床技术融合发展的信心愈加强烈。

另一方面,伴随着新的检测技术日新月异,创新医疗模式不断涌现,整合医学、4P医学、功能医学、演化医学等新型医学模式百花齐放,其中功能医学已经在欧美地区广为接受,应用于亚健康和慢病管理。新冠疫情中,在死亡人群中除了年龄因素外,更多的是慢性病患者如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癌症,因为这些群是易感人群,平时缺乏综合的治疗。在对抗疫情过程中,中医、西医、功能医学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功能医学使用简单方法就可以改善免疫力,取得很好预防效果。

在杨教授的精心筹备下,一批医学大咖于6月26日汇聚上海,召开中国首届功能医学临床技术大会,为功能医学和临床技术的融合发展建言献智。

本次中国功能医学临床技术大会具有跨界融合的特点。不仅仅是临床各学科之间的融合,邀请了各个学科的领军人物,更是现代检验技术和AI技术的融合,加快先进医疗理念的传播。

会议将主要传播功能医学和临床技术融合之理念,让更多三甲医院一线医生学习和使用功能医学,让更多的高龄、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获益,以患者为中心,用系统论诠释病人的症状和改变,治疗方式不限于药物,拓展为食物营养、天然食物荷尔蒙和生活方式,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做更多新的有价值的工作。

慢病预防在于治疗端口前移,科学的“生活方式”是遏制慢病蔓延,减少医疗负担行之有效的策略,也希望更多的医生、健康行业工作者、企业机构前往上海学习交流,把功能医学发扬光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学,功能,医生,临床,杨教授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