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拍背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长期卧床患者减轻症状,预防各种并发症。
近日ICU晨交班的时候,一位患有肺部感染的婆婆苦着脸说:“护士,你别打我啦,打得我的背好疼啊,不拍行不行啊?”。护士们一听笑了笑说:“婆婆,我们不是打你哦,我们是帮您做翻身拍背,帮助您更好地把痰液咳出来。”婆婆说:“真的吗?那你多拍拍我,我不怕疼了。”
医院有许多长期卧床的患者,为了改善他们的皮肤血液循环,防止产生褥疮,预防、治疗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医生护士会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拍背听上去操作容易,实则是个“技术活”,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拍背方法,不但起不到应有的功效,反倒会让病人感到痛苦和折腾。在医院有我们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那这些卧床患者回家以后,这些家属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翻身拍背这个小技巧!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要翻身拍背?
1、协助卧床患者更换体位,保持病人舒适,预防褥疮发生。
2、对不能有效咳痰的患者进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当然,翻身拍背也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家属们一定要知道什么该拍什么不该拍,了解之后才能有效对症的拍背,避免酿成大祸!
相信这时候病人和家属们都已经了解,接下来肯定会对“翻身拍背的小技巧”感兴趣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
有效翻身拍背的小窍门
1、家属在家要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给她左右交替进行翻身,每隔1小时翻一次,夜间可以2小时一次,间隔期间可以仰卧位,翻身过程中动作轻稳,使病人头和颈在一直线上。
2、翻身拍背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一般在患者餐前30分钟和餐后2小时,每次拍背的时间以2-3分钟,120-180次/分为宜。能配合我们的患者就鼓励他取坐位,不能配合的我们家属就要协助他侧身,切记要在拍背的位置垫上薄毛巾。
3、家属将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状,手背隆起,手掌中空,手指弯曲,拇指紧靠食指,以手腕的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反复进行叩击,边拍边鼓励患者咳嗽。叩击时会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声则手法正确。
4、 家属在拍背的时候,一定要避开病人的脊柱,乳房,心前区等部位哦。
总之,翻身拍背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长期卧床患者减轻症状,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在居家照顾病人的时候,有任何异常,一定要前往医院!
供稿:重庆三博长安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