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有“蒙汗药”存在,那在歹徒实施犯罪以前,帕子上的药物难道不会将歹徒自己麻晕么?
揭秘
“一闻就倒”的江湖神药
从武侠小说栩栩如生的描述,再到当今社会自媒体的采访,江湖之中存在着一味骇人听闻的配方——蒙汗药。相传,只要,将少量的蒙汗药放入手帕中捂住口鼻,就可以使英雄豪杰因无力反抗而束手就擒。麻醉医生用的吸入麻醉药就是威力无穷的蒙汗药么?这不得不跟大家提到吸入麻醉药的前世今生。
乙醚日
by Warren and Lucia Prosperi(2001),MGH
1846年10月16日,首例乙醚吸入麻醉手术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公开展示的成功,标志着医学麻醉的诞生,医学外科新纪元的开始。此后吸入麻醉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除乙醚以外,笑气、各类氟烷都登上历史的舞台。那麻醉医生给病人麻醉,也是用帕子捂住口鼻么?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吸入麻醉药怎样才能发挥麻醉的作用呢?大多数吸入麻醉药在常温状态下为液态。这些麻醉药通过特定的麻醉机、挥发罐和呼吸回路后变成所需要的浓度的蒸汽,这样药物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弥散到毛细血管内,从而进入到人体的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而使人失去意识需要一定浓度的血药浓度才能持续发醉作用,否则很难维持“昏迷”的状态。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实施过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密闭的吸入环境,这样才能保证浓度不衰减:2、持续挥发的药物,因为在停止用药后,自我意识可以很快恢复。在手术室真实场景中,麻醉医生会将一个氧气面罩严密扣于患者口鼻处,麻醉药打开一定浓度,持续吸入1分钟左右患者意识才会消失。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有“蒙汗药”存在,那在歹徒实施犯罪以前,帕子上的药物难道不会将歹徒自己麻晕么?歹徒难道不担心还没动手,药物就挥发干净了么?曾经各类媒体报道的“受害者”,无一例外,皆为成年人,难道蒙汗药对“小儿”无用么?细细想来,无非是成年人受骗以后为了免回面子的自我说辞罢了。
最后总结一下,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帕子一捂就倒的“蒙汗药”的存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擦亮眼睛,仔细甄别。但是,经口无色无味的“蒙汗药”真的存在。用大家小时候父母常说的一句话提醒大家——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
转载来源: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