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分析1例双胎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要点。
摘要
目的:
总结1例双胎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双胎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要点。在剖宫产术后,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征兆,经过药物治疗后,仍不断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加强观察产后出血情况,预防再次出血的发生;观察过程中做好抗感染护理;注重产妇体温护理及心理护理,帮助产妇度过危险期。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产妇于术后第6天顺利出院。
结论:
产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具备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严格执行剖宫产术后监测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征兆,产后出血通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能有效地预防不良结局的发生。
关键词:
双胎妊娠;产后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个案护理
病例介绍
孕妇,王某,34岁。主诉:停经35+6周伴腹膨隆。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21-9-12,因“右侧输卵管积水”于唐都医院行IVF-ET术(移植囊胚2枚),推算预产期:2020-6-19。2021-5-21于我院常规产检行超声提示宫颈管有效长度2.0cm,目前呈闭合状态,偶有腹部坠胀感,无腹痛阴道出血等不适,自觉胎动正常,门诊拟“孕1产0 35+6周妊娠:双胎妊娠(双绒双羊)”收入院。既往史:11年前因右侧宫外孕行宫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开窗取卵术:1年前因IVF-ET术失败,超声提示输卵管积水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2次IVF-ET术(均失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诊断:1.双胎妊娠(双绒双羊);2.孕1产0 35+6周妊娠先兆早产;3.IVF-ET术后。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地塞米松肌注促胎肺成熟等保胎治疗,于5月25日晨,孕妇自觉左侧胎儿胎动较前减少约1/3,右侧胎儿胎动如常,同时胎心监护提示左侧不典型NST(基线100-110次/分,偶可见胎心减速,最低90次/分);右侧正常NST。再次复查胎监提示同前,因胎儿窘迫可疑,积极完善术前准备,行剖宫产术,术中出血约700ml。术后返回病房发生产后大出血,虽经促宫缩、止血治疗有效,但仍有少量出血,随即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返回病区,子宫收缩好转,遵医嘱给予全身支持、抗感染、补液等治疗,输入悬浮少白红细胞2U。术后第6天顺利出院。
护 理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24小时,每15分钟按摩子宫一次,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征兆。护士如何做到迅速判断病情、快速处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5]。经过评估,该产妇系双胎妊娠、IVF—ET术后,有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6]。17:10返回病房后,责任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详细交接,了解产妇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术中用药情况;给予心电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心率5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8/72mmHg,血氧饱和度98%,合理设置报警值,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给予双沙袋加压,识别有无早期心衰表现。观察切口辅料有无渗血渗液,宫底高度有无异常增高,阴道出血量的多少,预防性使用缩宫素等治疗。术后1h内因产妇阴道出血量持续增多,造成产妇不良心理因素,导致产妇血压维持130/78~155/98mmHg之间,心率维持在60-90次/分之间为之后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明确方向。
抗休克治疗与护理。
护理要点:抗休克治疗,预防出血性休克、DIC的发生,寻找出血原因。及时与主管医生,当班护理组长及麻醉师积极有效沟通,寻求团队的帮助;立即开放两路静脉通路,主管医生消毒会阴双合诊按摩子宫,掏出血凝块约400ml,子宫下段收缩欠佳,立即给予卡贝缩宫素100ug静推,麦角新碱0.2mg肌注,氨甲环酸静滴,急查血常规、凝血,配红细胞2U,快速补液,观察15分钟,17:40自阴道掏出积血约100ml,按摩子宫,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出血减少。因考虑双胎、子宫肌纤维过度牵拉导致子宫下段收缩差,虽经促宫缩、止血治疗有效,但仍有少量出血,若继续保守治疗可能再次出现大量出血、失血性休克、DIC等危及生命,告知家属目前情况及风险,其表示同意行介入治疗,随即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严密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介入术后预防再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因为该产妇系双胎妊娠、IVF—ET术后,有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6]。因此介入术后护理重点是继续观察出血量,预防再次大量出血的发生。具体措施:
(1)术肢制动2小时,12小时后拆绷带,无特殊24小时可下地轻微活动,特别要注意下肢皮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了解肢体循环情况。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心率的变化早于血压的变化;
(3)询问产妇自觉症状;
(4)每30分钟按摩子宫一次,观察阴道出血量有无增多;
(5)观察尿量的多少;
(6)注重产妇的主诉。
介入术后发热的护理。
产妇于术后2天开始发热,波动范围在37.5-38.5℃之间,发热原因有以下两点:
(1)有产后出血史,阴道操作次数多;
(2)急诊行介入栓塞子宫动脉,存在感染因素,该产妇监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术后体温最高达38.5℃,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后体温趋于正常;关注血常规,感染指标及白蛋白变化,产妇术后白细胞计数8.06×109/L,血红蛋白测定112g/L,超敏C反应蛋白定量>5mg/L,C反应蛋白73.81mg/L,降钙素原0.076ng/ml,白蛋白23.9g/L,给予输注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嘱其加强营养,适当下床活动,严密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及病情变化;保持泌乳通畅,避免因胀奶而引起发热,新生儿因早产转本院新生儿科,因此指导产妇学会如何挤奶至关重要,每日责任护士床旁指导乳房护理一次,产妇每2-4小时排空乳汁一次,未发生胀乳情况;增加机体抵抗力:产妇术后2天已排气,指导其增加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的摄入。
心理护理。
产妇短时间内经历了手术-出血-再手术,情绪多有紧张,恐惧,责任护士主动的关心产妇,陪伴,安慰,耐心听取产妇主诉,鼓励其说出疑虑,主要担心2个问题:疾病预后,是否会有再次大出血的发生,介入手术是否安全;新生儿目前情况有无异常。针对其心理特征,责任护士向其讲解疾病的程度和目前给予的治疗方案;告知介入手术的相关知识及其他产妇介入成功的案例,增强产妇的信心;告知产妇新生儿主要是因为早产在新生儿科观察,目前一切监测正常;产妇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耐心解释,同时将病房灯光调至柔和的光线,促进睡眠;避免医护人员在产妇床边讨论病情;嘱产妇丈夫多陪伴,肢体共情。产妇焦虑恐惧症状减轻,心情逐渐平缓。
疼痛的护理。
由于产妇按摩子宫的次数相对较多,疼痛较为明显,因此教会产妇正确使用镇痛泵,使用收腹带的方法减轻腹部切口张力,分散注意力等使其减轻疼痛。
小 结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杨倩男)
参考文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