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VS传统手术,该如何选择?哪个更能体现医生水平?

2021
07/22

+
分享
评论
福建卫生报
A-
A+

对一些科室来说,传统开放手术仍是主流。

   
"

20多年前,微创手术还不是很成熟,几乎所有病人都是谈“微创”色变。


连医生都对微创持鄙夷态度: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成功开展国内首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时候,曾有人议论:“腹腔镜嘛,就是回家有大门不走,偏要爬窗户。”

"


90%以上的手术可利用微创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主任黄鹤光还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一位病人需要切除胆囊,医生建议他用腹腔镜


但解释了半天,病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开放手术。理由是:担心微创会留下后遗症。


20年后的今天,局面已经颠倒过来。


如今,在三甲医院外科,90%以上的手术普遍可以通过微创解决。


不少病人或家属听说需要手术,常见的问题里就有:医生,这个手术应该是微创吧?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过去没法微创的手术,现在已经可以了。


在腔镜手术中,如何做到层面精准,解剖精细,结扎精确,成了许多腔镜外科医生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如何把微创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把手术做成无血手术也成了众多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


不仅有腹腔镜,还有各种手术机器人用来辅助。

2016年起,福建协和医院、第九〇〇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附一医院等先后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目前,福建省立、协和医院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术设备——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i,这些都推动了福建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水平的发展。


是否微创并不代表医生水平高低


但对一些科室来说,传统开放手术仍是主流。


福建协和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廖东山说,在心外科,虽然越来越多的医生也在尝试利用微创手术,但70%的病人依然更适合传统手术。


心外科微创手术一般指两种情况:

一是手术切口很小,二是病人无需体外循环。实际情况是,在心外科,70%的手术都需要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这种非生理状态一旦超过一定时间,极易增加病人感染及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不适合利用微创手术。


总的来说,是否可以微创,和这两个情况有关:



 
一是跟病人个体情况有关  


 

在心外科,二尖瓣置换手术通常采用胸腔镜,是微创利用率较高的手术。但也并非适合所有人。


此前,一家医院就有一位需要换二尖瓣的老年病人执意要微创手术。


然而,因为腔镜手术视野受限,误切动脉,导致病人术中大出血,临时开胸才保住了性命。


 



 
二是跟手术难度有关  


 

黄鹤光说,一个科室里,有的疾病适合微创,有的适合开放手术。


比如,胰腺癌的恶性度一般较广,需要切净淋巴及血管的移植重建,而只有在大切口的情况下,才有最佳的手术视野,保证手术效果。


此外,是否微创并不代表医生水平高低。有的手术至今仍不适合微创。


比如在子宫癌的根治手术上,有统计结果显示,微创手术复发概率大于开放手术。


而肝移植手术等,需要开腹进行复杂的血管移植和重建。但此类手术是外科手术中难度系数最高的。


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微创就代表技术高,开放手术就代表医生水平不行。


 


“医生要从总体上把握病情,

不能盲目自信。

虽然很多病人偏向微创手术,

医生首先要保证的是手术效果,

术后恢复,

其次才是切口能不能更小、更隐蔽。

选择最适合病人的手术方式,

才是对病人负责。”

廖东山说。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陈坤/文


编辑:杨小懒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腹腔镜,心外科,机器人,微创,手术,医生,切口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