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50块钱!为什么今年西瓜特别贵?
作为水果界的“消暑王者”,夏天的西瓜总是卖得格外便宜。
但今年夏天,西瓜价格高得离谱——
以往八毛钱、一块钱一斤的西瓜,今年统统2元起步;买一个7斤重的麒麟瓜,要将近30块钱;如果是更优质的品种瓜,可能要买到七八十块钱。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西瓜平均零售价是4.76元/公斤,比去年涨了36.4%
往前翻几年,西瓜7月份的平均零售价大多在3.4元/公斤,像今年这样大幅涨价的情况并不多见。
今年的西瓜,为什么特别贵?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秘书长陈磊认为,西瓜贵的根本原因是今年产量下降,供不应求。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会,西瓜销售严重受阻,即使贱卖到几毛钱一斤,也很难谈下来采购商。上万斤的西瓜卖不出去,只能烂在瓜田里,瓜农亏得血本无归。
到了今年,瓜农纷纷吸取教训,缩减种植面积。但谁也没想到,又碰巧赶上天降暴雨。
在7月中旬,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特别是郑州出现特大暴雨,降水量达到617.1毫米,相当于仅仅3天,就下完了郑州全年的雨。
持续暴雨导致多地遭受水灾,西瓜在进入成熟期后,还没来得及采摘就已经烂在地里。在灾情较轻的地区,西瓜也因降雨生长缓慢,甜度受到影响,或者染上病虫害。
河南省作为全国排名前三的产瓜大户,种植面积常年在400万亩以上,占全国的十分之一。2018年产量高达1364万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中国每五个西瓜里,就有一个产自河南。
但受暴雨影响,西瓜产量一缩再缩。等到天气转晴,也即将进入秋季,吃瓜的人少了,原本应该被采摘的西瓜也被迫留在原地。
另一方面,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孟丽则认为,果品质量、品牌溢价等因素也在影响水果价格。
以往人们吃瓜,更多会关注甜不甜,熟不熟。但随着种植技术升级、西瓜品种改良,无籽的麒麟瓜、高甜的黑美人、沙瓤的硒砂瓜等优质品种瓜走进市场。
为了吃到更美味的西瓜,消费者开始为高价西瓜买单。
批发市场或者小超市卖的西瓜,甜度、熟度都难以把控,挑瓜也纯靠运气,难免会担心像开盲盒一样,开出一个生瓜蛋子。
而在京东买菜、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平台上,西瓜的大小、重量被控制某个标准化区间,上下浮动很小。开出的西瓜总是红瓤甜瓜,性价更有保证。
只不过,标准化的西瓜筛选环节,无疑会增加平台的拿货成本、人力成本等等。因此,西瓜的售价会偏高,消费者在买单便会感到肉痛。
这边,中国人已经不敢把西瓜当饭吃了;那边,外国人更吃不起瓜。
同在亚洲,日本、韩国的西瓜价格早就贵到“只能看不能吃”的地步。
在中国,10块钱你能买半大甜瓜捧着吃,而在韩国,一个小西瓜就要100多块民币,多吃几口可能都算败家。
日本的西瓜就更贵了,一块八分之一大小的西瓜,卖100块都算便宜的。
香川县还有一种“方形西瓜”特产,能卖到一万日元的天价,折合人民币约600块钱。而这样花重金买来的瓜,还只能作为装饰品,味道淡得让你怀疑自己在啃冬瓜。
中国人作为全球最能吃瓜的人,2019年生产出6068万吨西瓜,总产量全球第一。而且还以高出第二名土耳其20倍的成绩,从七大洲八大洋中断层C位出道。
数据来源:FOA
然而,今年瓜价飙升,想要实现吃瓜自由,也许只能在某拼团软件上集资买瓜。
那么,如何才能用最省钱的方式吃到最甜的瓜呢?
| 挑瓜
先从挑瓜讲起。
国内有一门职业叫做“验瓜师”,他们只要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西瓜,就能知道西瓜重几斤、熟几成、有多甜。
按照验瓜师的经验,西瓜的纹路越清晰,表皮越光滑、底部的圆圈越小,西瓜也就越甜。
但我相信,大多数人挑西瓜,其实是瞎拍一通后,选择最好看的那个!
那么,拍瓜到底科学吗?凭声音真的能挑到甜瓜吗?
这方面还真有科学家研究过。
1994年,何东健等人通过傅里叶变换法,推算出西瓜打击的音波与西瓜成熟度的关系。发现未熟、适熟和过熟西瓜的频率分别是164-280Hz、132-164Hz、107-130Hz。
后来,还有研究人员通过建模,发现西瓜打击振型与成熟度有关。
不过,这些结论,都是在严格的测试标准下得出的。你去菜市场卖西瓜,可没空让你建模。
于是乎,民间的吃瓜群众们就总结出这样一套拍瓜口诀——
像拍脑门一样“啪啪”,是生瓜;
像拍胸膛一样“咚咚”,是熟瓜;
像拍肚皮一样“噗噗”,是过熟瓜。
没有实测,一切结果都是耍流氓!本着科普精神,我在某线上果蔬平台斥巨资买了5个品种相同、大小相近的西瓜,科学测评一波,声音和西瓜甜度到底有没有关系!
这次买的5个西瓜重量在1.25kg以上,单价为15.8元一个。到货后再称重,平均重量为2.16kg,其中最轻的五号西瓜仅有1.9kg,凭一己之力拉低分数线。
其实在拍瓜之前,我对“熟瓜真能听出来”这个观点存在质疑。但当我亲自敲响5个西瓜后,才发现前人对拍瓜的总结,早已登峰造极。
拍瓜时,我分别敲打西瓜的赤道部位,录下西瓜的打击声。每次敲打3下,尽量保持统一力道和节奏。
接下来是切瓜环节。白刀子下去红刀子出,5个西瓜看起来成色都不错。
西瓜切好后,再用测糖仪分别测出西瓜糖度,测量时选取瓜心处的汁水。
其中糖度最高的4号西瓜,含糖量达到14.8%。
糖度记录完成,终于进入试吃环节。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为了实验公平,我们从甜度、含水度、色泽、瓜香四个维度进行打分,最后取一个平均值。
随着六七块西瓜下肚,我们的“吃瓜群众”也从狼吞虎咽过渡到生无可恋,甚至还有“即将尿崩”的危险发言。
漫长的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顺利得到测评结果,“吃瓜群众”们普遍觉得1号西瓜是全场MVP。
但在对比了西瓜声音、西瓜糖度和小组打分后,我发现……
完全没关系啊,果然是众口难调!
但糖度计是不会骗人的,要怪可能得怪我西瓜拍得不好……
不过整体来看,评分较高的1号和4号两个甜瓜,都是发出“咚咚”的浑厚声音;而2号、三号西瓜,拍起来则是“啪啪”声,听起来就脆生生。
| 吃瓜
说完怎么挑,咱们再来看,怎么吃。
网易文创沸点工作室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