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呼噜,人就走了!呼噜这么打,猝死的风险比较大!

2021
08/16

+
分享
评论
听李医生说
A-
A+

前一秒打呼噜,后一秒人就走了!

你睡觉打呼噜吗?


打呼噜的人很多,甚至一度还被认为是睡得香的表现。


其实打呼噜不光是听着吵人,对身体也很有影响!


前一秒打呼噜,后一秒人就走了!


2020年12月在短视频平台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马国伟医生分享了自己患者的案例,因为睡觉打呼噜,医生让患者规范治疗,结果患者并没有治疗,最终在睡梦中猝死。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然而这种情况并非个例,看看近年来的相关报道——


2019年江苏公共新闻报道:厦门一名不到30岁的男子,睡觉打鼾引发了呼吸暂停,不幸离世!这名不幸离世的男子,长期睡觉时打鼾,事发时他像往常一样入睡,令家人没想到的是,这一睡,这个年轻的小伙就再也没有醒来。



“打呼噜声音比较大,出现了呼吸停顿的现象,声音忽大忽小,忽然就没有声音了,可能就会有呼吸暂停的现象,会造成缺氧,严重的会造成夜间的猝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冯旭介绍。



2015年《南方都市报》报道: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李涛平教授介绍,仅他接触的因严重睡眠呼吸暂停导致死亡的案例每年都有,而且不少,其中一位40多岁的鼾症女性,因医院没有睡眠监测病床,不得不在宾馆住了一晚,结果就死于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

 

2011年《天府早报》报道:西南地区最大的钢材物流中心量力钢材城董事长官贞贵2011年9月21日凌晨3时在江西南昌去世,享年54岁。死亡原因疑为睡觉打呼噜导致窒息死亡。


呼噜这么打,真的很危险!


2021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李立明教授团队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探索不同年龄段的成人中打鼾与心血管疾病及其不同亚型的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HEST(胸腔)杂志。



分析发现,在考虑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对于年龄小于50岁的人群来说,有习惯性打呼噜的人:


心血管病风险增加了11%;

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18%;

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12%;

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5%。

 

这种相关性在 50-64岁的成年人中要弱得多,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没有观察到统计学上的显着相关性。

 

打呼噜是病!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潘志杰在“浙大一院”微信公号上介绍,打呼噜在医学上又叫“鼾症”,有良性(80%)和恶性(20%)之分,男女老少皆可发生。


“良性鼾症”:呼噜声均匀,且随睡眠体位改变而改变。


“恶性鼾症”:不仅呼噜声大,而且总是打着、打着就不喘气了,过上十几秒甚至几十秒,才又发出一声很大的呼噜声重新打起来。


一般来说,打呼噜的情况:

 

男性>女性

脖子粗>脖子细

胖子>瘦子

吸烟>不吸烟

饮酒>不饮酒

 

当睡眠时上气道不通畅,会出现呼吸短时间内停止(≥10秒)的现象,称为呼吸暂停。


 

当呼吸暂停发生后,睡眠结构紊乱,呼吸气流中断,随之患者出现缺氧和高碳酸血症,造成全身多系统的损害,比如:

 

高血压

冠心病

心律失常

糖尿病

肾病

脑卒中

记忆力下降

老年痴呆

精神异常

夜间猝死

……


“打鼾不是病,打久了会要命。”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耳鼻喉科鼾症门诊医师郭睿2012年在健康时报表示,连续不断的呼噜声跟发烧一样,其实就是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大多数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虽然会被反复憋醒,但对自己的鼾声规律不得而知,也不知道自己为何总是醒来,因而一般很难觉察到自己是否有呼吸暂停。


减少打呼噜、预防猝死,试试这5招!


想要解决打鼾的问题,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来做:

 

1. 减肥减重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蒋子栋2019年4月在健康时报表示,肥胖者呼吸道周围附着大量脂肪,影响气流通过,更容易打鼾,控制体重是应对打鼾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2. 戒烟戒酒


长期吸烟易导致鼻咽部黏膜发炎,呼吸道变窄,从而诱发打鼾。酗酒会让包括咽喉部肌肉在内的全身肌肉放松,从而出现打鼾。


3. 治疗鼻咽疾病


有些患者本身并不肥胖,但因为鼻炎、鼻息肉、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大或自身的颌面结构不佳等其他原因,造成上气道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也会发生呼吸暂停。


4. 侧卧睡觉


睡觉时侧卧位睡眠姿势,可以有效避免睡眠时舌、软腭、悬雍垂松弛后坠,避免加重上气道堵塞。另外,用抱枕或用浴巾卷一个长条放在身后,可减少翻身平躺的概率。


5. 佩戴呼吸机


在夜间睡眠时戴上便携式无创呼吸机,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通过输送一定量的正压空气,打开阻塞的上气道,使呼吸通畅,获得高效的睡眠呼吸质量。

本文来源:健康时报

本文综合自:
 
①Age-Specific Associations Between Habitual Snor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a  
https://journal.chestnet.org/article/S0012-3692(21)00905-3/pdf  
②2020-09-28“浙大一院”(ID:zdyyxczx)《一夜断气417次,266斤胖大姐睡觉打呼差点“送”走自己!为啥打呼噜要人命?》(江晨)  
③2012-03-26健康时报《你的老公打鼾吗?》  
④2019-04-26健康时报《五步解决打鼾问题》  
⑤2017-05-05健康时报《打呼噜也影响性功能》  
④2011-09-05健康时报《打鼾呼呼响血压节节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打呼噜,猝死,打鼾,鼻咽,呼吸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